第六章(第3/3頁)

這種情況維持了大半年後,實在抑制不住心中好奇的房超英在母親收工前就早早候在她幫傭的那戶人家門口,想看看母親和哥哥究竟有啥秘密。

晚飯時間後,那戶人家的門開了,母親連連說著“謝謝儂”,雙手合在胸前,略彎著腰從門內淡黃的燈光中退了出來。候著對方將門關了,這才直起腰,踩著急匆匆的小碎步向家走去。

房超英跟在母親身後急走。她驚奇地發現,不管母親走得多急,她的雙手一直合抱在胸前。就在這時,哥哥房運達一臉興奮地出現在巷口。

“小精豆子,小心肝,快過來。”母親歡快地向哥哥伸出手臂。手心,是一個又紅又圓的大蘋果。

已經十二歲的哥哥快步迎上去,輕車熟路從口袋裏拿出一把小刀遞到母親,母親快手快腳地削好果皮,一切兩半,母子倆便一人一半,低頭啃了起來。從背後看,兩人的肩胛骨都一無例外地因為瘦削而向上高聳著,頂得衣服上突起四團尖尖的小包。他們啃食的嚓嚓聲,連巷口處偷窺的房超英都聽出了其中的急迫和貪饞。

那是1967年。那一年,四歲的房超英每天都感覺饑腸轆轆,每次要手上多出幾道筷子打出的紅印,才能從妹妹手中奪一塊餅或者一塊饅頭。那又紅又圓的蘋果,她只在店鋪的櫥窗裏看過,別說吃,就連摸都從未摸過。

可是,眼前那一幕,卻沒讓她產生向往,而是一種被背叛後的氣憤,氣憤中帶著惡心。比床板高不了多少的房超英以驚人的耐心連跟了母親三天,三天中,相同的一幕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上演。

若幹年後,已經老邁的母親和子女們一起回憶她當時幫傭的那些人家。對於其中一戶革命軍人家庭中的男主人,已經有些老年癡呆的母親竟然仍舊記憶猶新:“那個衣領上戴兩面小紅旗的蔣先生呀人最好了,每次幫傭結束,伊都會遞給我一個大蘋果,那年月,啥人家才能吃上蘋果喲……”

長大後的房超英盯著母親看,當年的背叛感再次泛起。可母親單純而又傻氣的笑容又讓她恍惚:當時所看到的那一幕到底是真還是幻覺?

當然不是幻覺。在覺察到母親和哥哥吃獨食的秘密後,房超英趁哥哥不注意,從他的口袋裏找到了那把削鉛筆用的小刀,憤恨地丟進公廁糞池裏。那一種由於背叛而帶來的恨與絕望,母親可以忘記,富有後的房鶯可以忘記,作為房超英,她無法忘記!

為了忘記這種由內心深處生長出來的厭惡感,從四歲開始,房超英就不再吃蘋果。

……

房鶯從年幼回憶中抽離,向著東方地平線直直伸出左手,尚未完全噴薄而出的朝陽停留在手掌上方,真像當年母親手心那只紅蘋果。

房鶯的臉皮抽搐一下,將手掌,慢慢合攏,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