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4頁)

“我同意,職業特性會導致某些有特別屬性的行為。但我認為,你的暴力傾向並非單純由職業所導致。”

說到這,趙琪拿起我的另一幅畫,說:

“你對未來心存恐懼?”

我想了想,點點頭。

“是對自己婚姻的未來感到恐懼?還是其他的什麽?”

“婚姻。也有其他的。比如我的工作,我常常害怕我將要發現的真相,盡管我渴望得到真相。那些真相往往與人性有關,當我發現人性那些極度兇惡和醜陋的一面時,我會覺得悲哀和恐懼。”

“這種悲哀和恐懼影響到你的生活了嗎?”

“是的。”

“是否會讓你消沉,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我沉默了片刻,有些黯然。

“可能比那還糟糕,我常常會覺得了無生趣。”

“是否影響到你的人生觀呢?”

“當然,我寧願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陽光是燦爛的,我們走在路上遇到的每個人,對他人都是滿懷善意的,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世界當然是美好的,陽光也是燦爛的。無論我們怎麽看待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對他人懷有善意的人都是大多數,只不過由於你的工作性質,人性的陰暗面被過多集中地展現在你面前罷了。就如同參加一個展覽,而觀眾只有你一個人,當你被置身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中時,那些展品所表現出來的效果就會對你產生無比的震撼力。”

我未置可否,靜靜地聽趙琪的話。

趙琪接著問:

“你常常對這種悲哀或者恐懼感到無能為力,對嗎?”

我再次沉默。

“你的內心告訴你,無論你做出怎樣的努力,都不能阻止罪惡的發生,這種悲哀和恐懼使你變得消沉,對嗎?”

我還是沉默,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回答。

“你畫的是一棵柳樹,枝繁葉茂,說明你的內心仍有某種積極的向往。樹枝很粗,先是表現出向上張揚的趨勢,然後又迅速向下,這說明你的心理能量是向下的,表現出一種不斷衰減的態勢,不能說總是這樣,但至少目前是這樣的,對嗎?”

我無語。

“這也是你經常感覺身心俱疲的根本原因。”

我看著趙琪,感覺自己像是周峰面前的一具屍體,被趙琪一刀一刀地解剖了。

“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你產生了放棄的想法,對嗎?”

“沒有。”

我如一頭困獸,有氣無力地辯白著。

“既然沒有放棄,你是否努力了呢?比如你的婚姻,你努力挽回你的婚姻了嗎?”

“我努力了,可我太太一直拒絕和我聯系。不接電話,也不回短信。”

我想,說這話時,我一定面色蒼白。

“電話和短信,那只是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不行,你可以試試其他方式。比如,去她的單位找她好好聊聊,聊天的時候如果你能送她一束花,效果可能就會好很多。問題的關鍵是,你打算給予她什麽?她能否感受到你的給予和愛!只有給予之後才能獲得回報,當你明白了這一點,方法就是次要的了。我想,無論是哪種方法,只要你是出於真心的給予,就會顯得很真誠。只要真誠,就必然會有所回報。你的心理能量向下,說明你更多時候是處於被動等待的狀態!至少目前是這樣的,對嗎?”

趙琪的話觸動了我內心的某些柔軟而無助的東西,我有點想找個角落躲起來的意思,但在趙琪一連串發問的過程中,我感覺輕松了許多。

“你真正的問題是,你過於封閉自我。也許是由於你所說的人性的問題,自我封閉會讓你感到安全。而且,你的防禦心理很強,原因大概也是這樣。從上次的家庭場景圖中我可以看出來,即使你很希望接近你的愛人,你所做的,也仍然是在房間裏,遠遠地關注著你的愛人散步或者看星星。其實,在你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堵墻,這堵墻把你和你身邊親近的人隔離開了,可以和我說說你的童年嗎?”

“我的童年?”

“是的。”

“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就說對你而言比較特殊的,或者,就說那些你印象最深刻的。”

“我童年經歷的事情太多,從撒尿和泥巴到砸鄰居家的玻璃,我該從哪兒開始說起?”

趙琪沉默了片刻,說:

“你童年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麽事情?別思考,在你腦海中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

“上廁所。”

我的回答顯然讓一貫淡定的趙琪也吃了一驚,她用驚訝的語氣問道:

“上廁所?”

“是的,上廁所。我小時候住在一個四合院裏,我家在四合院的西頭,廁所在四合院的東邊。因此,晚上上廁所的時候,我總是要經過院裏的一條小路,經過差不多所有鄰居的門口。每當我上廁所的時候,我媽都會大聲囑咐我快去快回,走路的時候要頭朝地,不許朝兩邊看,尤其是當我在廁所裏碰到其他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