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遙遠的宿命詛咒(第5/11頁)

8

“林田就唱片的事情來問我也是他的失策,那家夥並不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曾迷戀音樂。”

“那也算是犯罪天才的盲點之一吧?”

“當然,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失策。不管我如何分析推理,林田都沒有辦法擺脫嫌疑,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他此時正跟著我們一起追查真兇,我與他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了,怎麽想也無法明白他為什麽會這麽仇恨秋川家人。伊達的身世我之前已經做過深入的調查,其實我所知道的內情比駿三所說的還要多,尤其事情距離現在只有二十年,今泉町的人幾乎都記得當初的通奸醜聞,但是對林田的事情卻毫不知情。在生病的那段時間,我正好可以用來調查林田的身世,但發現也只能查到他到東京以後的事情,之前的事情還是毫無頭緒。”

“哦,我想起來了,在你生病的時候,你曾經向我提出了三點結論,其中第一點就是說秋川家的宅邸是最危險的場所,這是怎麽回事呢?”

“林田如果真的是兇手的話,那麽他肯定會選擇在秋川家的宅邸裏實施犯罪,像他那樣的人物,勢必會選擇這樣的做法,究其原因就是為了讓事件更令人印象深刻,其實是完全出於虛榮心的想法,一心想要向別人證明‘在宅邸裏不斷實施犯罪、制造恐怖事件是極為困難的,但我卻可以做到’。這種心態就像是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偵探小說作者,總是嘗試著讓兇手在同一地點實施犯罪,其實這項任務非常艱巨,很容易就會受到讀者們的批評,可是,總是會有很多作者竭盡所能地想要去完成。如果實施犯罪的場所不斷變換,不管是對兇手還是對作者來說,似乎都缺乏挑戰。被稱為‘龍’的名偵探林田英三,在犯罪方面有著強大的自信,自視甚高,甚至到了有些稚氣。所以據我推斷,兇手如果是林田的話,他必定會選擇最為困難的手法實施犯罪,不僅如此,他還會使用巧妙的手法讓我們將懷疑的目標鎖定在秋川家人身上。”

“那麽,關於你所說的第二點,就是說對進入宅邸的任何人都必須懷疑,指的也就是懷疑林田了?”

“是的。但是說起第三點,只要伊達還被警方拘留,宅邸裏就不會發生恐怖事件,所指的兇手並非是伊達,而是指林田。林田自然希望把所有的殺人嫌疑全部轉移到伊達正男身上,所以伊達被警方拘留期間,林田是不會有任何行動的,那個家夥一定會選擇伊達行動曖昧的時候開始實施自己的詭計。”

“嘿,藤枝,還有一件事我怎麽也想不明白,你既然早就開始懷疑到林田,為什麽不把這件事早一些告訴警方呢?這樣一來,初江或許就能幸免於難了。”

“你的責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當時也有難言的苦衷。首先,如今我是可以指證林田是殺人兇手,但在當時我並沒有這樣的自信。因為,我根本不理解他為什麽會仇恨秋川家,一切不過是我自己的推理罷了。其次,我是研究法律的人,也曾擔任過檢察官的職務,換言之,我比其他人更為清楚法律的無力。如果我當時對他做出指證,我可以列舉出怎樣的證據呢?是的,貞子或許可以揭穿林田的不在場證明,但林田即便是在20日沒有不在場證明,也不過就是和伊達一樣,並不能就此證明他是殺人兇手。”

9

“要指證兇手,就必須找到證據,只有證據!但是,在林田的案件中並無任何直接證據。喂,小川君,你知道刑警怎麽抓小偷嗎?嘿,看那個家夥,那個家夥非常可疑,你看,就是他,他故意撞了那個人一下。但是,刑警不能就此認定那個人就是小偷,更不能就此實施抓捕!刑警必須悄悄地跟蹤,直到掌握到了確實的證據,也就是小偷在實施犯罪的當場抓住他,這樣才能算是‘人贓並獲’。在我擔任檢察官的時候,碰到過很多刑警因為提前進行抓捕,從而導致證據不足而無法起訴的案件。林田確實是殺人兇手,而且隨後很可能還會對他人實施犯罪,但僅靠這些推論是沒有辦法抓捕他的,不,就算是抓捕了他,他可能還求之不得呢!他可能會說‘我正在等著這個時候’,但是他肯定還會說‘請拿出可以證明我是兇手的證據’,這麽一來,警方和檢察官都只能幹瞪眼。而且,假如只是普通罪犯的話,通過嚴厲的偵訊還可能取得證據。但是像林田這樣的犯罪天才,對如何躲避嫌疑再清楚不過。沒有證據的指控嗎?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

“好的,那我明白你為什麽提出指控了,但是就算無法做出指控,至少也應該告訴高橋探長一聲啊!否則,也應該警告一下那三位可能被林田殺害的三位小姐有所準備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