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案 校園鬼影(第4/8頁)

我說:“這是精神高度緊張引發的夜遊症,也有人叫做離魂症的,是神經疾病的一種,殺人後誘發這種病症的,在古今中外的案件裏都有記載。”

沈恕說:“你化驗後的結果怎麽樣?”

我說:“DNA化驗結果,證明確實是許曉旭的屍骨,這一點毫無疑問。”

沈恕聽出我話裏的猶豫,說:“那你還有什麽疑問?”

我說:“化驗結果顯示,許曉旭的骨骼裏有微量德普力麻的成分。”

沈恕說:“聽名字是一種進口藥物?”

我說:“美國流行歌星傑克遜你聽說過吧?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濫用止痛藥,還有人說他死於過量服用德普力麻。德普力麻是一種強力鎮靜藥物,大量服用會引發心腦血管的並發症,而且在市場中的流通也受到限制,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才能開出來。我奇怪許曉旭只是一個在校學生,為什麽要服用德普力麻這種強力鎮靜藥物?”

沈恕說:“有沒有可能用於安眠藥的替代品?”

我說:“德普力麻主要用於臨床,大劑量使用時,可以迅速使病人全身麻醉,失去知覺。少量使用時可以抑制病人的中樞神經,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但是沒有任何一位醫生會向病人推薦這種藥物作為安眠藥,因為它的副作用太大。許曉旭已經死去一年多,骨骼中仍然含有微量的德普力麻成分,這說明她在死前曾長期大量使用這種藥物。”

沈恕說:“這確實是一個疑點,既然這樣,暫時還不能倉促結案,我們要進一步圍繞這個疑點調查許曉旭死前的生活。”

4.催眠療法

根據沈恕的建議,梁思齊暫時被關押在拘留所裏,未報檢察院批捕。

許曉旭死前的班主任是歷史系講師何文迪,三十歲左右,瘦高,戴眼鏡,看上去精明幹練。據何文迪介紹,許曉旭生前的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身體方面也沒出現過問題,從沒生過大病,但是她的心思重,過於要強,有一段時間神經衰弱,入睡困難,心情也有些抑郁,曾去找過心理醫生,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

松江大學附屬醫院有一個心理診所,僅有兩名心理醫生,主任叫賈濤,四十歲左右,中年發福,大腹便便,只一個手下,就是另一名醫生康永。賈濤坦率地承認,他是許曉旭的主治醫師,曾給她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在治療過程中給許曉旭使用過一定劑量的德普力麻,作為催眠治療的藥物輔助。

賈濤說:“催眠治療的適應症主要是神經症及某些心身疾病,如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抑郁性神經症、癔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都可以通過催眠療法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在治療過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能進入程度不等的催眠狀態,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可進入深度催眠狀態。但是許曉旭的性格堅毅,暗示性低,不合作,屬於不容易導入催眠狀態的百分之十人群,所以他使用了德普力麻作為輔助藥物,使她進入半睡眠狀態,再導入催眠治療的過程。”

賈濤的陳述有理有據,坦誠直率,松江大學附屬醫院的就診記錄中也均有明確記載,沈恕未發現任何疑點,就謝過賈濤,返回刑警隊。

聽過沈恕的轉述,我有些驚訝:“一所大學附屬醫院的心理診所,居然有懂得催眠療法的心理醫生。”

沈恕說:“催眠療法是很高深的醫術嗎?”

我說:“算是吧,懂得催眠療法的心理醫生,在松江省恐怕也不超過十個。這種治療手段是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治愈一些頑疾,比如強迫症、神經衰弱這些疾病。用得不適當,可能反而會讓接受治療者的神經受到摧殘。在各個國家的情報戰中,許多間諜機構就使用這種辦法,套取諜報人員的情報,甚至通過催眠療法,將本國的一些已經退役卻還掌握著絕密情報的諜報人員逼瘋,既防止情報外泄,又避免給人留下過河拆橋的口實。”

沈恕說:“這催眠療法可是夠神的,以前在破案中,遇到過一些用迷魂藥的團夥,當時我已經感覺他們用的藥物挺神奇,現在和催眠療法一比較,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說:“所謂的迷魂藥,是催眠療法的最初級階段,上不了台面,只是雞鳴狗盜的玩意兒。”

沈恕說:“要不怎麽說松江大學是全國一流大學呢,一個小小的附屬醫院都藏龍臥虎,不過許曉旭的死和她接受心理治療沒有關系,梁思齊也有口供,敘述的時間、地點、殺人動機和作案手段沒有一點偏差,可以報檢察院批捕了。”

我說:“那是你們刑警隊的事,和我沒有關系。”

5.意外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