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鬥法分龍會(第2/8頁)

老油條說此事千真萬確,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一次可是他親眼得見,當場將來龍去脈添油加醋講了一遍。他今年五十多歲,老油條這個外號可跟了他不下三十年,只因此人最貪小便宜,出門一趟空著手回家就算吃虧,走路從來不擡頭,就為了能撿著錢,掉了一個銅子兒能追出二裏地去。仗著一身警服,拿人一棵蔥、順人半頭蒜,他還不像張熾、李燦,那倆小子也出去訛錢,但分人,專找地痞無賴、嘎雜子琉璃球下手,你橫我比你還橫,你壞我比你還壞,沒給劉橫順丟過臉。老油條卻不同,一不來橫的、二不來硬的,只會耍二皮臉,橫的他還不敢惹,就找老實人下手。過去有這麽句老話叫“不怕不要命,就怕不要臉”,舍出一張臉去,那真可以說是天下無敵。只要能占便宜,什麽丟人現眼的事他都幹得出來,讓他叫聲親爹給套煎餅,他張嘴就叫,還覺得不吃虧。

頭些日子,老油條歇班在家,他住在南小道子一帶的胡同大雜院,家裏就他們兩口子。眼瞅到了飯點兒,老婆問他晚上吃什麽?老油條讓她先不急,出門轉了一趟,回來告訴他老婆:“快剝蒜,今天吃餃子!”兩口子過了這麽多年,一擡屁股就知道要放什麽屁,老油條這麽一說,他老婆就明白了,原來老油條有個習慣,快飯點兒就去門口溜達,瞧瞧左鄰右舍做的什麽飯,窩頭鹹菜也還罷了,如果說誰家烙餅撈面、大鍋燉上肉了,他想方設法也得蹭上一頓,要是再趕上包餃子,更了不得了,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舒坦不如倒著”,不吃上一頓對不起祖宗。蹭吃蹭喝也有門道兒,比如看見這家吃餃子,剁餡兒、和面的時候不能進去,擀皮兒捏餃子也不能進去,餃子下了鍋煮還不能進去,非得掐準了節骨眼兒,等餃子剛一出鍋,熱氣騰騰往桌上一端,老油條推門就進。尋常百姓家不比深宅大院,不趁值錢的東西,老街舊鄰過來串門,在門口打個招呼就可以進屋,沒那麽多講究,有兩家走得近的,不打招呼也沒人挑理。老油條並非能掐會算,餃子出鍋的香氣他聞得出,撈餃子的響動他聽得到,聞不著、聽不見也不打緊,他還會看煙囪,看見這家煙囪裏冒的是黑煙,這是剛生火,過了一會兒冒白煙了,這就是煮上了,冒了一會兒煙下去了,說明火滅了,餃子也該出鍋了,推開進來先說一句:“哎呦,巧了!”什麽叫巧了?那意思就是我沒吃飯,正趕上您家剛把餃子煮好,其實都在外邊等了一個多時辰了。人家一看鄰居過來串門了,低頭不見擡頭見的,怎麽也不能往外攆,只得客氣兩句,留他一同吃餃子。老油條就不客氣了,還得拿腔作調:“不叨擾了,您家裏這地方也不寬敞,我端回去吃吧。”盛上滿滿一大盤剛出鍋的餃子,端回家跟老婆一吃,不僅解了饞,這頓飯錢也省下了。

那會兒的老百姓輕易吃不上一頓餃子,尤其是老油條住的南小道子一帶,胡同、大雜院兒裏住的都是窮人,說今天改善改善,來上一頓肉絲炒白菜就算不錯了,到肉鋪子買兩個大子兒的肉,那能有多少?還舍不得都用了,炒熟了留出來一半,另一半加上大半棵白菜炒一大碟子,就相當於開葷了。再不就是買點羊雜碎,多來點兒湯,回頭泡點兒寬粉條,來點兒豆腐,放上白菜熬這麽一鍋。家裏有孩子先不給吃,留著當家的爺們兒回來才往外拿,先是讓當家的吃飽了,孩子們這才開始上桌上炕,唏了呼嚕一吃,外帶做點兒雜面湯、棒子渣兒粥,天熱的時候熬點兒綠豆湯。主食吃什麽呢?通常就是窩頭、棒子面兒餅子。偶爾蒸幾個饅頭也舍不得蒸凈面的,都是兩摻面,或者烙點兒金裹銀的餅,裏面是棒子面,外頭是白面皮,外帶著剁點兒蔥花,來點兒五香面,就著白菜絲兒這麽一吃,也是解飽解饞。如果說家裏頭的婦女心疼自己的爺們兒,出去辛苦一天累了,就給準備些下酒菜,怎麽便宜怎麽來。沒錢買整瓶的酒,上門口雜貨鋪打散酒,來上這麽二兩,再預備一盤五香花生米,天津衛叫果仁兒,帶殼炒好了,爺們兒回來之前給剝出來,滿仁的、整的挑出來擱在一個小瓶子裏,喝酒的時候倒出來幾個,小的、癟的就給孩子吃了,這日子就算說得過去的。所以除了過年的時候,非得是家裏趕上什麽好事兒,或者爺們兒掙來額外的錢了,才舍得包一頓餃子吃,家裏孩子大人都盼著這頓餃子解饞。街裏街坊的偶爾趕上了,跟著吃上這麽一兩次還成,老油條卻占便宜沒夠,厚著一張臉皮東訛西要,周周圍圍的住戶也瞧出他這人性了,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的,老油條再來也就不讓他了,換別人沒轍了,老油條臉皮夠多厚?只要能吃上這口,什麽都不在乎,人家不跟他客氣不要緊,一屁股坐下來,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盤子,先誇這餃子:“嘿!這餃子好啊,你看這面,頭號兒的精白面吧?包出來溜光水滑的多好看吶,面好放一邊,吃餃子主要吃的是餡兒,我可聞出來了,西葫羊肉的,還沒少放香油,剛出鍋您可別著急吃,得先晾涼了,為什麽呢?燙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