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下熙攘(第4/7頁)

馮慎驚道:“他們也未免太明目張膽了吧?”

“本王自然不會讓他們得逞!”肅王道,“以往商民入關,得由行頭包攬上稅。現在本王發下新法,直接由官家驗貨納錢。這樣一來,便沒了中間環節,其他人再想從中抽厘飽私,卻是萬萬不能!”

馮慎贊道:“王爺此計甚妙!”

肅王苦笑一聲,“不過因此,本王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啊……你也知道,本王之前那府邸,原在東交民巷,庚子年被洋鬼子一把火燒了……本王領了崇文監督的差事後,那幫子大臣便紛紛上表,建議本王從稅款裏抽成,用以重建肅王府。沒承想,朝廷居然還準了!”

馮慎皺眉道:“這幫人是何用意?”

“哼,他們想拉本王下水!”肅王道,“本王怎敢領這個‘情’?因此固辭不受。索性從榮祿手上買套舊宅,改成新王府,斷了他們那點兒念想!”

重建的肅王府,坐落在北新橋南船板胡同裏。規模不大,僅由幾個四合院拼成。雖有房間過百,但遠不及“鐵帽子王”規制。

想到此節,馮慎不禁感而起敬。“王爺如此苦心,足令那幫貪臣汗顏自愧。想來,朝廷也應對王爺大彰其表吧?”

“哈哈哈……”肅王氣極反笑,“你恰恰說反了!”

馮慎愣道:“說反了?”

“是啊”,肅王嘆道,“本王整治納課,一來讓稅吏無法徒滋勒索,二來也充實了國庫。可這麽一搞,卻斷了不少人的財路。於是乎,本王就成了那眾矢之的嘍。後來老佛爺聽說了這事,便將本王傳到仁壽殿上。本王把稅局新章一奏,老佛爺頓時不悅,最後冷冷地撂下句:‘若都照肅王這麽辦,將來還有誰肯做這崇文門監督’?”

馮慎胸口起伏,“王爺……您老受委屈了!”

“這倒不算什麽”,肅王道,“該怎麽著還是怎麽著。不過,本王身兼數職,無法樣樣親徹……馮慎啊,你來幫著分擔些如何?”

“幫?”馮慎問道,“卑職怎個幫法?”

“是這樣”,肅王笑道:“崇文稅署中,正缺個幫辦委員;還有稽查稅務的海巡司裏,恰巧也少個巡檢使……這兩個職位,不需朝廷奏派,本王自可委命。嘿嘿……馮慎你也學學本王,把這二職一並兼了吧!”

馮慎慌忙辭道:“卑職對榷務一竅不通,不堪當此二任啊!”

“慢慢就會了,”肅王拍拍馮慎肩膀,“你文武雙全、處事縝密,這兩要職,舍你其誰啊?哈哈哈……”

“可是……”馮慎急得額頭見汗,“可是卑職……”

“哈哈,”肅王笑道,“你那點兒心思,本王豈會不知?是放不下緝捕審案吧?”

馮慎赧然笑了笑,“王爺慧眼如炬……”

肅王道:“刑審諸事,亦歸在統領衙門司職之中。若日後有什麽要案,本王允許你同巡捕營一並協查就是。然相較於斷案,民生才是大計。對待涉貿稅課,更應悉心辦理。不可因私人偏好,就厚此薄彼!”

馮慎神情一凜,“卑職定當兢兢業業,不負王爺厚望!”

自打接了崇文門的差事,馮慎便革除流弊,維正清源。稽稅核員等諸務,無不躬親而為。胥吏不敢狎故牽掣,商戶亦無避稅偷課。使得那渙散的榷務,大有起色。貿易交通,貨額盈余,崇文門下,又呈欣榮一片。

時光荏苒,一晃數月。赤日炎炎,已為夏至。芳菲歇去,暑氣漸盛。池畔間蛙鳴陣陣,蔭木中蟬噪不歇。

這天午後,氣悶若蒸。馮慎批閱完公事,頗感憋躁,索性離了署衙,出城關巡視。

剛到崇文門下,便刮起了一陣大風。霎時間,枝搖葉動,塵沙飛散。見空中鉛雲密布,馮慎知暴雨將至,忙一閃身,鉆入了城門洞中。

馮慎方立穩腳,便覺頭頂一暗。眨眼之間,電光爍爍,雷聲隆隆。沒過多久,豆大的雨珠噼裏啪啦地砸將下來。頃刻便驟雨覆盆,滂沱如注。

城洞中,擠了不少躲雨的行人。雨水潲入,攜來絲絲涼爽,將之前的酷熱,盡掃而去。

突然,從雨幕中鉆進幾個官差。他們從頭濕到腳,公服全溻在身上,衣梢袍角,不住滲下水來。打頭那個一進來,便連打了好幾個噴嚏。“這鬼天氣!日頭原還老大,轉眼竟下起雨來!啊啾……啊……啊啾!”

聽著說話聲耳熟,馮慎忙轉眼瞧去。見是魯班頭與幾個衙役,趕忙擡手招呼。“魯班頭,諸位兄弟!不想在這兒碰上了。”

“哈哈,是馮經歷!”衙役們見是馮慎,紛紛圍了過來。

“還叫什麽經歷?”魯班頭笑罵道,“得叫巡檢或是幫委……算了!太拗嘴,我一時也改不過口來!”

“哈哈哈,那就照舊,”馮慎笑道,“你們這是打哪兒回來?竟淋得如此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