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4/7頁)

在栗橋浩美初台的公寓裏還發現了許多令人惡心的照片,在照片上的七名女孩中,已經有三個查明了身份,她們都是失蹤的女孩子。雖然那座公寓是栗橋浩美的住處,但有鄰居證實高井和明曾在附近出現過。而且,在栗橋浩美的手機通話記錄上,記滿了打給高井和明的電話。

同夥……無論是新聞,還是電視或報紙,都用這個詞還描述他倆的關系。

醫院護士長講得沒錯,他倆是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但是,兩人並不是平等關系,栗橋浩美像是長輩,而高井和明則是晚輩,整天跟著栗橋浩美。栗橋浩美成績優秀,在班裏很有人緣,而高井和明則是差等生,是個受人欺負的孩子。

所以,如此殘忍的事情一定是栗橋浩美挑起的,高井和明跟著他,被他同化,慢慢地越陷越深。

好子想不明白,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情嗎?

人是會變的。有的人小時候是個成績不錯的優等生,但長大後變成了軟硬不吃的家夥。有的人小時候不太好,但長大後卻成了當地非常有名氣的人。小時候,高井和明就是栗橋浩美的影子,但到了二十歲以後不應該再那樣了吧。人是要長大的,很難有人一直都不變。

不管是誰,小時候都會逃離整天欺負自己的人,而接近一位特定的朋友。相反,當他遇上比自己還要弱的人時,他也會欺負更弱的人。即使長大成人,這種力量關系也會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不會經常發生。至少好子是這麽想的。

好子家沒有男孩,全是女孩。但她有著照顧像增本君這樣年輕職工的豐富的經驗。經營著一家小工廠的父親和母親比年輕職工的父母更關心他們的朋友關系、消費情況和戀愛情況。從這個經驗分析,高井和明到了二十歲還無法反抗栗橋浩美,所以才屢次殺人。如果這個說法正確的話,無論是哪位有名的評論家或播音員或記者說出來,好子都會覺得他們說的是假話,是謊話。

11月5日以後,在好子住院的醫院裏來了許多警察,還有許多媒體也蜂擁而至。因為每隔十天好子都要去醫院復查一次,所以在住院時關系不錯的護士長和護士們,不止一次地發牢騷說她們都沒法工作了。但另一方面,大家又都非常興奮,她們可以和平時無緣相見的名人談話,她們也都很樂於面對攝影機和話筒。事實上,和好子相比,護士們知道許多關於栗橋浩美和高井和明的事情,有許多談話的內容。

曾和好子同住一個病房的病人中還有沒出院的,仍住在原來的病房裏。好子順便去看望她們時,她們也很興奮,病房裏十分熱鬧。

聽她們講,警察最感興趣的是高井和明和栗橋壽美子談了些什麽,他是什麽態度。另外還有他是何年何月什麽時候來的。還有就是栗橋浩美自己是不是沒有來過醫院——這些問題好像都從栗橋壽美子那裏得到確認。

開始的時候,媒體關心的焦點問題和警方一樣,但是當一名病人不小心把誘拐事件告訴了壽美子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事實上,這是因為醫院管理不善,雖然警方要求醫院不能把誘拐事件泄露出去,但醫院還是未能保守住這個秘密。

壽美子引起的那件事——其實也不是太過分——好子覺得不應該把它當做一件大事來對待。但現實畢竟是現實,電視台做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報道,好像要用壽美子情緒不太正常時做的事情來證實栗橋浩美所做的殘忍的犯罪。

不久前住在同一病房的病友都說好子的想法太天真。其中有一個住在好子前面一張病床上的女中學生,好子覺得她很善良和聰明。但她用什麽心理學深奧的詞匯說了許多,什麽遺傳呀、什麽小時候不正常長大就會成為罪犯呀。正在照顧她的母親很自豪似地聽她在說。好子看到這種情形覺得很是失望。

好子所聽到的她們的談話中既有事實也有空想,既有自己編造的也有聽別人說的。甚至有一位扭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動的老奶奶說她在上廁所回來的時候和高井和明擦肩而過,聽到這話,好子覺得她太可憐了。這個時候,還沒有警察或媒體去過好子的家裏。她們還說遲早會有人去了解情況的,好子心情沉重地回了家。

幾天後,真的有兩名警察來到她家。好像和栗橋壽美子一個病房的人都要問一遍。兩人穿著筆挺的西服,打著領帶,但沒有穿那種叭嗒叭嗒響的鞋子,而是穿著非常舒適的上好的皮鞋。電視裏的警匪片都是瞎編的,好子想。

刑警說話非常有禮貌而且通俗易懂,好子一點也不緊張,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刑警們好像事先都做了調查,他們對好子說的話一點都不驚奇,但隨著談話的深入,當好子說在她出院的那一天,在醫院的大廳裏第三次看到高井和明的時候,他顯得心神不寧,臉色蒼白的時候,刑警的表情一下子嚴肅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