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第2/11頁)

所以,滋子對婆婆的安排是大大地抵制了一番,說什麽也不同意。可是沒想到,住在埼玉縣的滋子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先接受了這個意見。

“你嫁到這麽一個家裏有工廠的人家,將來那家業不用說還不都得傳給你們,所以,還是先聽你婆婆的話把。”

“什麽呀,你們說什麽呢!我又不是去前煙鐵工廠就職。我是和前煙昭二結婚呀。”

“結婚和這也不沖突呀。”

“母親,您到底為誰著想呀?”

“當然是為你著想啦。別瞎說了,就聽媽媽的話吧。你那麽任性,可別到頭來弄得我們臉上無光,我真替你擔心呀。”

母親也好,婆婆也好,都是在舊時代裏整天圍著鍋台轉的環境下長大的人。他們的思想自然也是陳舊的了。假如對她們談女性的自立,結婚是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的這樣的話,簡直就是對牛彈琴。這件事惟一能夠說得通的恐怕只有昭二了。

“我也贊同住在我家附近,又不用交房租,不好嗎?滋子。”

他居然說出這麽無情的話,沒有得到滋子的明確同意,他就這麽決定了。咳,就這些倒也罷了,恐怕還不只是同住這麽簡單,她忽然想到,如果搬過來的話,隔壁鄰居就是重田大嬸兒。

“那可是個BCIA呀。”滋子說。

“BCIA?”

“老太太偵緝隊呀!”

“滋子,你好厲害的嘴呀。”

昭二被滋子的話逗笑了。

就這樣到底還是住了過來。

婆婆一向很關心滋子懷沒懷孕,這也是她們之間的關系別扭的原因之一。大約在剛談到結婚的時候,滋子就聽她毫無顧忌地說過:

“三十一歲?還能生孩子嗎?也許都不行了吧?”這可把很少發火的昭二給激怒了,他回敬她們說,我的老婆又不是生孩子的工具,這話讓滋子挺高興的。不過,真正結婚後,昭二卻強烈地想要有個孩子。他想歸想,滋子的態度卻總是讓他摸不著頭腦,每每試探著問的時候,滋子總是說:“你媽又嘮叨了吧?”兩人總是說不到一塊兒。

目前,他們的方針是只要懷孕了就生下來,因而沒有采取任何避孕的措施。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懷孕的跡象。雖然不管婆婆怎麽想,滋子自己也想在體力還充沛的時候生個孩子。就這樣,他們一心渴望著,寂寞地等待著,安心地過著日子。

坐在廚房的桌子旁,滋子在烤面包上抹上果醬,一邊大口地吃著,一邊看著晨報。昭二是個喜歡在晚上邊喝酒邊把一天的報紙翻一遍的人,晨報和其中插著的還原封不動地放在桌子上。

妻子比丈夫先看報紙——家庭中女人先看報。別看是些小事,可這些都是婆婆看不慣的事。雖然還沒有特意向昭二表示不滿,但她和工廠的職員一起聊天的時候,就曾經抱怨過。她說,在我們家,可是滋子先看報紙的呦。別人會說:“你家媳婦是在傳媒機構工作的嘛。”

婆婆照例會不屑地說:“什麽傳媒機構呀?!”

滋子到底是滋子,她也有自己的“中央情報局”,她的“特工”就是在工廠辦公室工作的年輕的女會計。她會用學得不太像的語氣,把滋子婆婆的話學給滋子聽,邊學邊禁不住笑出聲來。

“滋子正在寫什麽偉大的書呢。采訪什麽的,那可是我認識的人裏沒人能比的。她在寫什麽‘生菜的最佳烹調方法’這樣的記事,讀這樣書的人呀,還不都是些連淘米都不會的女人吧?”

話雖然尖刻,但婆婆的話的確戳到了滋子的痛處,促使滋子去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滋子並不認為寫“生菜的最佳烹調方法”這樣的欄目沒有意思。對這種雜志特別感興趣的都是些職業女性,並不像婆婆所認為的都是些“傻女人”。滋子是一位自由撰稿人,足足在女性雜志和家庭雜志的領域幹了十來年。如果說讀自己寫的文章的讀者都是些傻瓜的話,那自己算是做的什麽工作呀。

不過,我現在有了昭二和家庭,滋子這麽想。再繼續做這樣的工作合適嗎?一般來說滋子的采訪往往要迎合對方的時間,所以工作時間從來不規則,因而她的生活也沒法規則。況且,滋子是個夜貓子型的人,欄目的手稿非到半夜才寫。所以睡懶覺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昭二對滋子這種不規則的工作一點兒也沒有表示出絲毫的不滿,他說“一開始我就有這個思想準備”。倒是滋子時不時對於自己連早飯都沒給丈夫準備,打掃房間也經常偷懶,換季的衣服也遲遲沒找出來而感到抱歉。去年的冬天,都12月2日了,昭二還穿著秋季的薄外套,他還笑著說,反正不用乘車上下班,穿得少點兒也沒有關系,自己的事本來就應該自己做嗎。看到昭二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本來內疚的滋子反而生氣了。從昭二的臉上看,他說這話並不是通情達理,而是一副抱怨的樣子。好像在說,我難道就是為了過這樣的生活才結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