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鑒定 53

英國,倫敦,海格特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腦網絡和通訊設備能夠抵擋外界的入侵。但如果攻擊來自內部——或攻擊方能夠連接到電腦或通訊設備本身——那麽攻擊對象很難實現自我防禦。只需要幾行精密的代碼就能讓一部手機或手提電腦吐出它們主人極力隱藏的秘密——而且能持續傳送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機器是最理想的間諜。它們不會向你要錢,要合法身份,要愛人。它們的動機也沒有問題,因為它們本來就沒有動機。它們可靠,可信,願意長時間工作。它們不會抑郁,也不會嗜酒。它們沒有斥責它們的配偶,也沒有令它們失望的小孩。它們不會感覺孤單,也不會害怕。它們不會崩潰。容易過時是它們唯一的缺點。通常,它們被主人拋棄,僅僅是因為更好的產品問世了。

對馬丁·蘭德斯曼開展的情報攻擊,雖然規模令人驚嘆,但其實已經成為21世紀間諜活動中的普遍手段。只能通過在監聽對象家裏或辦公室裏安裝帶電池的無線電發射器來進行監聽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監聽對象自願地把放在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裏的發射器帶在身邊。情報特工不再需要自己給電池充電,因為監聽對象幫他們充好了。特工也不再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蹲守在無聊的監聽站裏,因為通過無線設備截取到的信息能夠通過網絡自動傳輸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電腦裏。

就具體的“大寶藏”行動來說,那些電腦藏在倫敦海格特區一條靜謐的死胡同盡頭的維多利亞式紅磚別墅裏。在爭分奪秒地為巴黎的行動做完準備工作之後,加百列和隊員們又開始晝夜不停地整理和分析他們竊取到的大信息寶藏。眨眼間,世界上最神秘的商人之一的生活全部暴露在他們眼前。實際上,烏茲·納沃特在與總理的例行早餐會上向總理匯報時所用的原句是:“馬丁走到哪裏,我們就跟到哪裏。”

他們監聽他的手機通話,查看他的郵件,偷看他的上網記錄。他們藏在他的上衣胸袋裏,和他一起參加談判,一起吃午飯,一起出席雞尾酒會。他們和他一起睡覺,一起沐浴,一起鍛煉。他們還聽到他和莫妮卡吵了一架,莫妮卡怪他頻繁出人巴黎。他們陪他一起坐飛機去了一趟斯德哥爾摩,被迫陪他聽了一晚上的瓦格納。他們知道他每時每刻所在的方位,還知道他移動的速度。他們發現聖人馬丁喜歡長時間獨自待在愛爾瑪別墅的辦公室裏,他們甚至知道他的辦公室位於別墅的西南角,海拔377米的地方。

接收如此大量的信息其實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關鍵信息可能被大量沒有價值的信息遮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加百列保證至少有一半的隊員留守在巴黎行動最重要的發現上面:馬丁的電腦。他們掌握的不僅是行動當晚從電腦上復制下來的信息。實際上,經過一點點技術處理之後,那台電腦能夠自動更新數據,顯示添加或刪除的內容。也就是說,馬丁每打開一個文件,加百列的隊員都能看見。他們甚至指示電腦每三十分鐘上傳一次內置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多數時候,畫面是靜止和黑暗的。但每天有一個小時左右,馬丁會坐在電腦前辦公,他似乎直接透過鏡頭看到了海格特的安全屋,看見加百列的隊員正在翻找他的秘密。

馬丁電腦裏的資料經過了加密,但是,在技術科兩名麻省理工出身的天才的進攻之下,防火墻很快被擊碎。他們進入外墻以後,電腦立即釋放出幾千個文档,讓蘭德斯曼帝國的內部運作網絡暴露無遺。盡管這些信息對於馬丁的眾多對手來說可能價值上百萬,但在加百列的眼裏它們一文不值。從這些信息中,他們既沒有找到全球視野投資公司與開普勒工業公司的聯系,也沒有找到開普勒向伊朗出售的具體貨物信息。根據經驗,加百列認為,他們需要重點關注的不是電腦存儲器中看得見的東西,而是那些已經不在儲存器裏的東西——硬盤中像幽靈一樣遍布的臨時文件,在存儲器中短暫停留便被當成垃圾扔掉的文件。文件沒辦法從電腦裏完全刪除。與核廢料一樣,它們永久存在。加百列命令技術人員重點搜查馬丁電腦裏的回收站,尤其要注意那種隱藏在其中,檢索不到的幽靈文件。

加百列的團隊並非孤軍作戰。“大寶藏”是一項國際行動,經過艱難困苦終於斬獲的戰利品也需要與各國分享。他們通過從海格特區聯往格羅夫納廣場的一條線路把資料發了一份給美國人。至於英國,英國人經過激烈的內部爭吵後,決定由軍情六處率先接收資料,因為伊朗問題屬於它的職權範圍。格雷厄姆·西摩仍然擁有行動總指揮權,泰晤士大樓也仍然是各國行動主要參與人員舉行夜間會議的場所。各國之間的氣氛基本上還算和諧,但是對於伊朗意圖的猜測,他們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分析方式,各有各的國家最高任務。對於美國人和英國人來說,伊朗晉升為核武器國家是一項地區性的挑戰;在以色列的眼裏,卻是一項關乎生死的威脅。加百列沒有在會議上說這些事情。但話說回來,他也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