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我們得走啦。”

“好嘞,”約伊應了母親一聲,就沖下了樓梯,身上穿著一件印有“西部時代”字樣的服裝,那是安娜做的。天哪,她居然這麽會用勝家牌縫紉機【注】,布琳心想。還真有辦法。這種技藝有些人天生就會。

【注】:美國著名縫紉機品牌。

過去的幾天布琳是在密爾沃基和科諾莎度過的,她在尋找線索,有些線索是有用的,有些沒用。但她還是想好了那天晚上要按時返回,準備去參加約伊的表演。

布琳叫道,“媽,你那沒事吧?”

安娜在家庭活動室裏答道,“我很好。約伊,我真的很想去。不過我只能等到你畢業的時候才能去參加你的派對了。到那時候我肯定好了。你今天扮什麽呀?”

“我扮牛仔童子軍。我領著人們翻山越嶺。”

“你不是去參加當納聚會【注】吧?”安娜問道。

【注】:在19世紀40年代的美國西部拓荒與淘金熱時期,有位著名的旅行指南作者南斯福特·哈斯廷斯倡導走一條比傳統路線要省很多路途的捷徑:從福特布裏奇開始,向西翻山越嶺,穿越鹽湖沙漠,最終同前往加州的傳統路線在內華達州交會。1846年夏天,有87個人分乘23輛馬車取此捷徑,因隊長叫喬治·當納(George Donner),故得名“當納聚會”。旅途異常艱苦,近一半人死去。根據這一故事改編的同名電影於2005年上映。

“那是什麽?”約伊大聲問道,“怎麽聽上去像民主黨聚會?”

“差不多吧。”

“媽,”布琳嗔道。

安娜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口,說了聲,“轉過身來……我看看。你看上去就像艾倫·拉德【注】。”

【注】:美國20世紀40-60年代著名男影星。

“誰?”

“一個著名的演員。”

“就像是約翰尼·德普【注】?”男孩問。

【注】:美國當代著名男影星,主演《加勒比海盜》。

“天哪。”

約伊皺了皺臉。“我可不想塗那些化妝品。油膩膩的。”

布琳說,“你還要上台呢,不塗怎麽行。塗上去會好看些。再說了,你也會看上去更帥呀。”

他誇張地嘆了口氣。

安娜問,“寶貝兒,我想格雷厄姆可能也會去吧。”

“對了,”男孩飛快地說,“媽,他會去嗎?”

“我不知道,”布琳含含糊糊地說,她很惱火,母親——故意地,好像是——當著約伊的面問這個問題。

母親望著她的眼睛,微微一笑,那是她特有的笑容,冷峻如鐵。“哦,給他一個電話吧。有什麽大不了的?”

布琳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她也就不想打電話問他去不去。

“他喜歡看表演,媽。打吧。”

“時間太急了點。”

“在這種情況下,他會說他另有安排了,多謝你的邀請。但也有可能他會說好呀。”

她扭頭看了一眼。安娜在他們分居之後,一直在精神上支持著她,但卻對他們的分居不發表任何意見。布琳以為她還是恪守不介入的原則呢。可她現在想知道,那愉快的笑容之下是否隱藏著一個為了女兒的生活而精心策劃的謀略。她那一笑倒真像是那位在電視上為美國退休協會做廣告的女發言人。

“我才不打呢,”布琳語氣平靜地說。

“啊。”那微笑在顫抖了。

“媽,”約伊說。他生氣了。

安娜眼珠子轉了轉,有那麽一瞬間,看了一眼她的孫子。但她沒再說什麽了。

約伊嘀咕了一聲,“我不明白他為什麽要搬走。還搬到亨德裏克山莊那麽遠的地方去了。”

“你怎麽知道他在那兒?”格雷厄姆昨天才搬進了一個新租的房子。

“他告訴我的。”

“你跟他說過話?”

“他打的電話。”

“你沒告訴我。”

“他打電話給我,”男孩不服氣地說,“只是打個招呼,我說。”

布琳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了。“他沒留什麽話?”

“沒有。”他拉了拉表演服。“他為什麽要搬到那兒去呀?”

“那個小區不錯。”

“我是問他為什麽要搬走?”

“我跟你說過。我們看問題的方式不同。”

約伊顯然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其實布琳自己也不明白。

“行了,他會來看演出嗎?”

“不會,寶貝兒。”她笑了。“這次不會,以後也許會。”

男孩走到窗戶前,朝外看去。他似乎很失望。布琳皺了皺眉頭。“那是什麽?”

“我想他也許就在這裏。”

“為什麽?”

“你知道,他有時會過來一下。”

“是嗎?是來看你嗎?”

“不是。他只是在外面坐一會兒,然後就開車走了。我在學校也看見過他。他在我放學後把車停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