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5/6頁)

他聞到糞便的味道。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匹馬,可他一點也不感到驚異。

接著,他發現這匹馬不是從十九世紀跑出來的幻影,而是用來拖拉繞行中央公園、收取二十世紀現金的華麗馬車的牲畜。它們的馬廄就坐落在這裏。

他無聲地對自己笑了。

因為沒有目擊者,人們只能推測當時發生了什麽。但我們可以清楚地想象出當時景象的恐怖。那個惡棍將不停掙紮的女人拖進一條小巷,殘忍地用刀子刺她。他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要征服她,這是他一貫的玩法。但一心掛念著家中那群剛剛學步的幼雛的高德施密特太太,卻從靈魂深處迸發出驚人的力量,讓那個畜生大吃一驚的是,她對他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她不斷打擊他的臉,還撕扯下他的頭發。

她很快掙脫開了,嘴裏發出駭人的尖叫。驚慌失措的施奈德又紮了她幾刀,就匆忙逃掉了。

這個勇敢的女人搖搖晃晃地走到街邊,倒了下去。她死在一名巡警的臂彎中,那是接到附近居民的報案,第一個趕到現場的警察。

這是記載在書上的事,而這本書現在集骨者就帶在身上。《老紐約的犯罪》。這本薄薄的小書對他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他也無法解釋是為什麽。如果一定要他描述他與這本書的關系,他會說自己對它入了迷。這本書已有七十五年的歷史,仍然保存得相當完好,裝訂水平堪稱精湛。它是他的幸運符,也是他的護身法寶。他是在一家小型公共圖書館的分部裏發現這本書的,並犯下了他一生中僅有的幾次偷竊罪之一。有一天,他把這本書塞進風衣口袋中,溜出了圖書館大樓。

他把有關施奈德的那一章讀過不下一百遍,甚至能倒背如流。

開慢點,他們快要到了。

當漢娜可憐的丈夫哭著撲到她毫無生氣的身體上時,他仔細端詳她的面容,在她被送往殯儀館前做最後的道別時——按猶太教習俗,死者必須盡快埋葬——他發現在死者白瓷般的臉上有一塊淤青,形狀像一個奇特的符號。這是一個圓形的圖案,上面隱約可以看出一個類似新月的形狀,四周還有一圈凹點,好像環繞在新月旁邊的小星星。

警方認為這是戒指的印痕,可能是兇手在攻擊被害人時留下的。警方找來一個藝術家,幫助畫出這個印痕。他們查訪城中所有的珠寶店,得到幾個人名和住址,這幾個人在最近都買過同樣的戒指。其中有兩名紳士被排除了嫌疑,因為他們一位是教堂執事,另一位是聲譽良好的大學教授。警方把目標鎖定在第三個人身上,懷疑他就是制造這起令人發指的暴行的嫌疑犯。此人正是詹姆斯·施奈德。

曾有一段時間,此人在曼哈頓城幾個慈善團體中頗有影響力,例如援助肺癆患者聯合會、老年人福利協會,都是很著名的組織。他一度引起警方的注意,因為有幾位老人舉報說,這些團體在他加入後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他從沒有受過任何指控,但在警方結束調查後,他就從此銷聲匿跡。

在漢娜·高德施密特遇害後的一段時間裏,警方悄悄查遍了城裏所有可疑地點,卻無法找到施奈德的藏身地。他們在下城和濱河區貼滿了懸賞捉拿的告示,詳細描述他的相貌特征,但他一直沒有落網。這實在是一場悲劇,因為不久,這座城市很快就籠罩在他的邪惡魔掌掀起的血雨腥風之中。

街道上很幹凈。集骨者把車開進一條小巷,他打開倉庫門,把車子開下一條木制坡道,駛進長長的坑道中。

在確定這個地方空無一人後,他走到車子後面,打開後備箱,把漢娜拉了出來。她很胖,渾身是肉,像一袋保護樹根用的軟塌塌的大草包。他的火氣又上來了,把她粗魯地扛進另一條較寬的坑道。西區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在他們的頭頂飛駛而過。他聽著她粗重的喘息聲,準備在她雙肩抖動即將窒息的那一刻,及時伸手抽出塞在她嘴裏的東西。他喘著粗氣扛著她,把她丟在坑道的地上,撕掉她嘴上的膠帶。她的呼吸相當微弱。她昏過去了嗎?他聽聽她的心臟,似乎跳動得還很正常。

他割斷捆住她腳踝的晾衣繩,湊近她低聲說:“漢娜,你跟我走。漢娜·高德施密特……”

“不……”她喃喃地說,聲音細得幾乎聽不見。

他靠得更近一些,輕輕拍打她的臉頰。“漢娜,你必須跟我走。”

她尖叫一聲:“我的名字不叫漢娜!”突然飛起一腳,正好踢中他的下巴。

他的眼前爆出一道金光,向後倒退了兩三步,才勉強維持住身體的平衡。漢娜跳起來,盲目地朝一條黑暗的走廊深處跑去。但他很快就趕上了她,她沒跑出十來米,就被他撲倒在地。她重重地摔在地上,他也一樣,痛得差點背過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