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龍子 5

崔淼走後,王皇太後就倚靠在繡襦上默默流淚。鄭瓊娥守在旁邊,只見淚水源源不斷地淌下,在襦上暈出越來越大的印跡,心中實在不忍,便握著絲帕輕輕地替皇太後拭淚。

皇太後蠕動著嘴唇,似乎在念叨什麽。

“太後要什麽嗎?”鄭瓊娥湊過去聽。

“像……真像……”

鄭瓊娥以為自己聽錯了,正在愣神之際,又聽到皇太後說了一遍:“像……真像……”她突然明白過來了,驚得連絲帕都握不住,任由它像一片潔白的羽毛般輕輕飄落。

這段時間一直讓她忐忑不安的猜測,竟然是真的。鄭瓊娥不知該悔還是該怨——這一切太匪夷所思了,簡直像是上蒼刻意設下的圈套。

皇帝和郭貴妃為了十三郎的事撕破了臉,鄭瓊娥無法再見容於郭貴妃,皇帝便順勢將她遣來興慶宮服侍王皇太後。在踏進興慶宮之前,關於王皇太後,鄭瓊娥所聽到的傳聞無非是憂思成疾,久病不起。自見到真人後,鄭瓊娥發現傳言非虛,王皇太後的確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樣子,每日裏除了昏昏沉沉地發呆,便是念經禮佛,儼然已對人世失去了全部興趣。

難怪太醫院的國手神醫們也對皇太後的病情毫無辦法。鄭瓊娥算是看明白了,王皇太後的病根在心,一個人如果了無生趣,一心等死的話,又有什麽醫藥能治得了呢?盡管皇帝不停地派遣禦醫過來,甚至數次發皇榜向天下廣求名醫,但無論多麽厲害的醫者,最終也只能給皇太後開些散瘀補氣的方子。最好的人參、鹿茸、靈芝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吃下去,根本於事無補。皇帝只求心安,而皇太後早就麻木不仁了。

看著皇太後吞毒一般艱難地飲下各種湯藥時,鄭瓊娥甚至會想,與其這麽痛苦地活著,為什麽不幹脆來個了斷呢?她被自己這大逆不道的想法嚇壞了。

總有一個理由的。

鄭瓊娥將心比心地想,自己可以為十三郎吃任何苦,那麽作為母親的王皇太後,一定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才勉強活著。王皇太後共育有二子三女,除了皇帝之外,其余的四個孩子都曾來看望她。只有在這種時候,皇太後的臉上才會露出些微生機,鄭瓊娥也替她感到欣慰,但又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讓皇太後活下來的真正理由,恰恰是那個整整十年沒有來看過她的兒子——皇帝。

皇帝人雖不來,對興慶宮的影響從無一日間斷。就在鄭瓊娥來服侍皇太後不久,便聽漢陽公主提起,皇帝要派一個新任的醫待詔來給皇太後診病。此人名叫崔淼,據說有些特別的本領。皇太後按慣例不置可否,在鄭瓊娥看來,其實就是逆來順受而已。

崔淼果然來了,在帷簾外為皇太後診脈,寫了方子便退下了。為安全起見,漢陽公主請最常來的禦醫審方,禦醫不屑地說:“此方稀松平常,毫無新意,沒有必要采用。”一句話,就把崔淼給徹底否定了。

是鄭瓊娥多事,悄悄撿起崔淼寫的方子,並拿出裴玄靜所贈的香囊,那裏面原也附著一張方子,列明了香囊中所用的藥材和分量。鄭瓊娥將兩張方子比了比,確定是同一人所書,便將它們一起塞進了香囊中。

她漸漸發現這個香囊有特別的好處,清香席席,提神醒腦,確實能夠驅蟲避邪。更有趣的是,香氣歷經數月仍然保持著,還和宮中常用的熏香都不同。皇太後的寢殿中除了龍涎香之外,什麽別的香都不用。鄭瓊娥卻覺得龍涎香的味道太隆重,不夠清淡,並不適合長年臥病的體虛之人。初夏來臨的時候,鄭瓊娥將原先一直擱在枕邊的香囊系於肘下,悄悄籠在袖中帶入寢殿,想請皇太後聞一聞,也許她會喜歡。

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純粹出於好意的舉動,將造成一系列無法預測的後果。

香囊一下子就引起了王皇太後的注意,崔淼所寫的兩張方子也被取了出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王皇太後竟然盯著那兩張方子看了很久,整個人的神情都變了。鄭瓊娥正在揣摩究竟發生了什麽,皇太後卻又嘆息著將香囊和方子還給了她。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沒過幾天,興慶宮中突然流言四起,有人在深夜聽到笛聲從封閉多年的勤政務本樓中飄出。是鬼,是怪,還是盜賊?正當大家惴惴不安之時,曲無雙墜樓身亡了。

又過了幾天,皇太後主動提出要崔淼來診病。這時距離崔淼第一次進宮,已經過去月余,何以又想起他來?皇太後的懿旨,無人敢有異議,皇帝也立即首肯,於是崔淼再次奉旨而來了。此後,每過十天崔淼便被召入興慶宮中,仍然懸簾問診開方。起初,審方的禦醫還是一個勁兒地搖頭,說這樣的方子我們都開得出來,也開過好幾回了,實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好處。但是皇太後罕有的態度堅決,說崔郎中的藥就是有用,從此再無須他人為我診病,只要崔淼即可,禦醫只得陰沉著臉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