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碎屍疑雲 第五章

勘查完拋屍現場回到招待所已是下半夜,韓印又看了會兒卷宗,覺得睡下沒多久,便被手機鈴聲吵醒。電話是葉曦打來的,說她知道韓印和康小北昨夜勘查過拋屍現場了,已經讓康小北帶著技術科的人前往虎王山取證。

早晨8點,專案組會議室。

早會照例由葉曦主持,由於有法證方面的討論以及要正式介紹韓印,副局長胡智國也抽空到會。在介紹完韓印以及聽取專案組成員對各項排查進展的匯報後,葉曦把余下時間交給法醫顧菲菲。

顧菲菲同樣也是位美女,年齡應該和葉曦差不多,但與葉曦的成熟大氣不同,她給人的是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艷的感覺。高挑的身材,颯爽的超短發,白皙細致的面孔,還有那冰澈的眼眸中透露的不屑世俗的淡漠,讓韓印忍不住想起金庸筆下的冷感美女——小龍女。

顧菲菲擺弄幾下筆記本電腦,墻上的投影幕布上,顯示出“1·4”碎屍案被害人王莉的照片。

“死者王莉,死亡時間距屍體被發現應該不超過48小時,也就是說,大概在1月2日上午。死者口唇紅腫,牙齦部位有損傷,顯示其曾被強制封口。面部和眼睛有點狀出血,內臟有瘀血,衣物上檢測出小便痕跡,死亡原因為窒息。死者脖頸處無扼痕和勒索痕跡,面部也未出現嚴重腫脹特征,鼻息部位無損傷,手腕、腳腕處有綁痕,而且我們在用於裝死者頭顱的垃圾袋中,檢測出死者鼻液,綜合判斷,兇手應該是用黑色垃圾袋套在死者頭上將其悶死的。”

“屍體碎塊總共為872塊,肉片分割大小相對均等,切面呈弧形,顯示這是一種專用的切肉刀。四肢骨骼分割處,切口紋路豎直向下,底部不夠平整,切口處有細小骨頭碎渣兒,顯示這是一種劈砍類、刀身較厚的刀具。經過試驗對比,發現是一種專業的切骨刀。”

“我們把所有碎塊復原成人形,未發現骨骼、內臟有明顯缺失,也未發現可指證兇手的毛發、纖維、唾液、精液……”

顧菲菲的聲音和外表一樣冰冷,聽不出任何感情色彩。隨著她的聲音,投影幕布上相繼出現死者的頭顱、肉片、內臟、四肢、衣物等照片。韓印注意到,死者面部的妝很濃,手指甲和腳指甲都塗著鮮紅鮮紅的指甲油……

隨著畫面上出現“1·18”碎屍案尹愛君的照片,顧菲菲繼續說道:

“1996年‘1·18’碎屍案,屍體肉片分割大小不等,從切面上看,工具為一般切菜用刀,肉片頭顱等經過沸水處理,實為解凍屍體利於分割,並非被煮過;至於骨骼分割面,橫紋粗糙,四周見多處凹痕,凹痕筆直且平行。經過試驗對比,這是一種手鋸切割造成的痕跡。”

“總體比較,‘1·4’碎屍案,分屍手法以及分屍工具都相當專業。而‘1·18’碎屍案,手法粗糙,工具為家用,很像就地取材。”

“您的意思是說,兩起案件並不是同一個兇手?”見顧菲菲合上筆記本電腦,葉曦忙不叠地追問道。

“我是法醫,只對法證結果負責,至於是否是同一案犯,那是你們的工作。”顧菲菲並沒給身邊這個同性女刑警隊長多少面子,冷著臉繼續說道,“好吧,那我就說明白點兒。如果兩起案子都放在當下,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是同一兇手,但現實是兩起案子間隔16年之久,兇手會成長,有可能由業余變成專業,這就需要一個綜合判斷,才能斷定是不是同一兇手。”

每次開會,顧菲菲咄咄逼人的勁頭總是把氣氛弄得很尷尬,好在大家慢慢習慣了她的個性,知道她只是說話沖,人品還不錯,便不和她計較。

“我說幾句吧,我覺得顧法醫說得對,各種可能性都還是存在的。”胡局長打著圓場,適時接過話來說,“從目前的案情看,兩起案件是同一兇手所為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接下來我們仍舊繼續最初並案調查的決定,繼續深入挖掘兩名被害人之間的關系……”

胡智國滔滔不絕地做著指示,葉曦皺著眉頭呆呆出神,好像並未聽進去他的話。

葉曦的表現沒能逃過韓印的眼睛:從開會的情形看,葉曦有自己的保留意見,只是目前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她去反駁。

事實也正如韓印所見。

胡局長和付長林以及組裏的部分老警員,都是當年“1·18”碎屍案專案組成員,多年來他們心裏從未放棄對該案的惦念,付長林甚至主動要求提前從刑警隊長的位置退下來調到分局積案組,就是希望在自己警察生涯結束之前能讓案子有個了斷。而隨著年初“1·4”碎屍案橫空出世,他們當然要把握時機,竭力要求重啟“1·18”碎屍案,將兩起案件並案調查。

而作為新生代刑警的葉曦則有自己的判斷,在她心裏其實更傾向於模仿作案。首先,當年“1·18”碎屍案在本地轟動一時,其案件細節也被公眾所熟知,如果現在有人想刻意使用相同的碎屍手段,以及采取相同的地點拋屍是完全做得到的。其次,如果是同一兇手兩次殺人,他實在沒有必要選擇在同一地點拋屍。如果非要找出個理由的話,恐怕只能以心理變態來解釋。可若是真的心理變態,他能忍到十幾年後才第二次作案嗎?所以在葉曦看來,當下最應該做的就是集中警力專注在“1·4”碎屍案上。無論從理智的角度,還是從警察的職業道德上講,都不能拿“1·4”碎屍案被害人做賭注去滿足個人的私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