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4頁)

我與你媽當時原想在這裏暫住一段時間,避過這個風險,等待風聲平靜之後,再事出山。

想不到這個世外桃源把我和你媽吸住。正如老人所說的:“世人爭向鬧市去,我願青山共白頭。”

我們三人興趣相同,意氣相投,暇時吟詩、操琴,說古談今,其樂無窮。

老人不但是音樂家,而且還是一個鑒別家。特別珍惜梅影留下的銅琵金縷,他時時把玩,愛不釋手。他撫琴絕技可謂登峰造極,古意橫生。每操一琴,令人神清氣爽。我倆的琴技與他相比顯然望塵莫及。以後經他指教,我倆琴術也進步多了。真是:“清風明月何須論價,高山流水定有知音!”

據他說,此琴為稀世之物。它是千年水底鐵樹之根制成的。此木色黑如漆,堅硬如鐵,擊之鏗鏘有聲,外漆古銅色,號曰銅琵;以精銅之絲為弦,謂之金縷。彈時音清明爽,悅耳動聽。

我們每當月白風清之夜,老小相處,忘卻了彼此間不同的年齡,談笑笙歌,融融忘形,真是“躲進小樓成世外,管它鐵馬與金戈”。這樣的生活,勝過煙火神仙。

自從我和你媽到此之後,他的晚境過得更加美好幸福;我們從他那裏也學了不少對付環境的自力更生的辦法。我們和他和睦共處整整十年,你小的時候他非常愛你疼你,經常抱著你,逗著你玩。你也“公公,公公”地叫得怪親熱、他死後身無長物,卻遺下不少書籍,現在房內圖書滿架,不少是他的遺產……戚玉芳全神貫注地傾聽父親娓娓陳述二十五年前的往事,感到非常驚詫,想不到父母的過去如此地驚心動魄!梅影了不起的俠義作風使她肅然起敬,無比仰慕。她懇切地問她父親說:“爸,你看梅姨會來嗎?”

戚承祖點頭答道:“她一定會來的,不過當年她多少有點誤會。自從勞燕分飛之後,大地茫茫,彼此就找不到對方了。萬想不到。相隔了二十五年之久,她還會找到這裏來。這也許出於偶然的機會吧!這千載難逢的機緣,她哪有不來之理?遺憾的是你媽生前沒有一天叨念著她,如今她來了,你媽卻長眠地下,無法見到她了!”說到這裏,他不禁悲戚起來,眼圈紅了。戚玉芳也潛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