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符號背後的警告(第2/3頁)

竇炎:天快黑了,我們不能再往前走了。

周立君:那返回吧。來的時候忘了帶手電筒,回去要是天黑了會很麻煩的。原路返回,天黑前肯定到不了。

竇炎:有沒有近路走?

周立君:有是有,不過不好走,還要穿過一個幾公裏長的天然山洞。

竇炎:沒事兒,抄近路回去吧。不過沒有手電筒怎麽過山洞?

周立君:有打火機就行。我包裏有蠟燭。

於是,兩人向左後方轉彎,踏上返回營地的路程。

返回的路是山腰一條被蘇門羚踏出的羊腸小道。沿途盡是蘇門羚留下的糞便。不久,他們來到一個山洞的洞口。周立君掏出蠟燭點上。

周立君:過山洞用蠟燭比手電筒好。假如山洞中有瘴氣或者缺氧,蠟燭可以立刻檢測出來。如果是手電筒,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

他們很快鉆進山洞。

竇炎:看來你對這裏挺熟的啊?

周立君:何止是熟啊!我還曾經在這裏熬過硝呢,就是做火藥的硝。

竇炎:做來幹什麽?

周立君:賣啊。允許打獵那會兒,獵戶都是自制彈藥的,需要硝。而且當年炸山開路也需要炸藥。因為含硝的水滲出石頭後留在了石頭表面上,所以它會變得越來越多。那個時候的生產量大,外面的硝采完了,就一點一點地往裏面挖。結果在一個支線的洞裏,我發現了幾千個頭骨。那是個死胡同,嚇死我了!

竇炎:啊!那是哪一年?

周立君:十五年前吧。那時我還是不到二十歲的孩子。

竇炎:你沒有報警嗎?

周立君:那有什麽好報警的。肯定死了很久了。我還把那些死人的頭骨拿到鎮上賣,掙點零花錢。

竇炎:那些人怎麽死的,怎麽會有那麽多人?

周立君:聽說早年剿匪的時候,那些匪徒和家屬都躲到這些山洞裏。咱們的軍隊怎麽做工作他們也不肯出來,就把這洞口堵上,一把火全給熏死在裏邊了。還有一些人走錯了路,永遠走不出來死在裏面的。你知道嗎,沿著這個洞走,可以下到底下的一條暗河。暗河一直通到四川呢。

竇炎:真的?!我有幾個朋友專門探暗河的,下次我帶他們來。

因為要一只手護住蠟燭的火苗不被風吹滅,所以他們行進的速度十分緩慢。忽然,周立君身上的對講機發出一陣不大的噪音,只持續了兩秒鐘就消失了。

竇炎:是你的對講機嗎?

周立君:是。可能沒電了。

他的話音剛落,對講機又響起“嘩嘩”的噪音聲,這一次持續的時間略長一些。

竇炎:這聲音怪嚇人的。

周立君:我們已經成驚弓之鳥了。竇炎,發生的這些事情,你覺得是什麽?

竇炎:你把對講機關了,夠煩人的。

周立君掏出對講機,正要關掉電源,對講機再次響起,隱約有人的聲音夾雜在噪音中。周立君立刻停住了腳步,疑惑地回頭。

周立君:聽到了嗎?

竇炎:不會是幻聽吧?

對講機裏再次傳出噪音,並且夾雜著微弱的喘息聲。周立君試探著對著對講機說話。

周立君:有人嗎?

說完,他自己也感到難以置信。

周立君:不可能啊。在山洞裏,外面的信號收不到啊。

但是他還是再次按下了對講機的對講按鈕。

周立君:有人嗎?

周圍靜悄悄的。周立君屏住呼吸,唯恐漏掉任何可疑的聲響。這時,竇炎的攝像機畫面傾斜,他好像暫時忘記了自己的職責。

竇炎:你看,前面的石頭上……蠟燭舉高一點。

周立君將蠟燭稍稍舉高,讓光照的範圍再大一些。果然見前面的巖壁上有一片紅色,與青灰色的巖壁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快走幾步,來到近前,看著那團紅色。周立君的表情驟然凝固了。

周立君:又是這個符號!

竇炎:紅色的是什麽?好像還是濕的。

那個符號被刻在巖石上,紅色塗在符號的凹痕裏。周立君用指尖蘸了一下,靠近鼻尖聞了聞。

周立君:是血,很腥。這裏有人來過,時間不會太長。

他將蠟燭的光向四周掃了一遍。在光線可及的範圍內沒有任何異常。

周立君:怎麽辦?

竇炎:我們趕路吧。你記得住這裏嗎?

周立君:記得住。

3

周立君和竇炎繼續往前走,不過兩人沒再交談。他們將注意力緊緊地鎖定在前方光亮照得到的那片區域。竇炎的攝像機也從肩上拿下來拎在了手上。

枯燥而漫長的畫面足足持續了十多分鐘後,忽然,一陣強烈的噪波開始幹擾正常的畫面,紊亂的不規則的噪波呈現出的畫面令人眼花繚亂。不可思議的事情再次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