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斷淩碎霧第二十七節 垂底穗(第3/4頁)



其實女人眼睛中是朦朧的光芒,有些分散,有些走神,有些若有所思,不知道其中到底蘊含的是什麽。但有兩點可以肯定,她應該沒有注意到魯一棄在看她,更沒注意到自己和魯一棄拉開了一段距離。

前面的通道也連接著個不規則的圓形角落,於是魯一棄索性繼續往前。再往前還有通道,通道也一樣連有圓形角落,所不同的是那個圓形角落的另一側墻壁上竟然還有另一個通道,那通道串連著又一個圓形角落。

幸好通道連了兩個角落後就到頭了,要不然魯一棄真就不知道該往哪邊走了。魯一棄退回到原來的路徑上,還是沿著原來的過道朝前行,於是看到更多串在一起相互聯通的圓形角落。

看來角落不是角落,一座建築不會只是由通道和角落組成。這些面積很小的不規則圓形應該是居室,雖然這些居室的造型不怎麽樣,但是在組合上卻是講究的,有單間,有套間,也有聯屋。而且還有一定的規則,一般鄰近的兩個通道,他們所連接的居室數量是同樣的。這和對稱的枝杈上面葉片數目一樣是同樣的道理。

魯一棄站住了,他覺得必須想清楚了才能繼續往前。他這樣做的原因一個是這地方的建造方式和形狀太奇怪了些,根本不像是給人居住的,不知道其中會暗藏著怎樣的危險;還有一個就是他對女人的話產生的疑惑,女人剛才說了句“邁枝杈兒”到底是什麽意思?現在自己要走出的通道正應合枝杈兒的路數。她會說暗語黑話不奇怪,可是這一路來沒聽她說過,這時忽然冒這樣一句,到底說的暗語還是知道眼下的坎面?

“不知道這坎面該怎麽走,我們還是歇這兒等其他人來找我們吧。”魯一棄說完這話並沒有找地兒歇下,而是微笑著看著女人。

女人的眼光中流露出的是百分的願意,嘴角也不經意間也翹起一個月尖。但笑容一瞬即逝,她咬咬嘴唇,表情很不情願地說道:“這不是坎面,但是要不知道其中規律和組合形狀,要走出去也不大容易。”

“哦?!”魯一棄依舊微笑著,但他這一聲卻讓女人的心中不由地一懸,有些沒著落的感覺。

“你應該知道,如果不知道你就不應該到這裏來。”女人的語氣突然間變得陰沉下來。“我可以提醒你一下,‘足蹁躚,衣流繡,慶瑞豐,炫所獲……’”

“‘祭風順,貢三穗,祈連年,有今歲’。”魯一棄接著往下念道,這是《班經》布吉一工中的一段,他能背下來,他更知道什麽意思。

口訣所說的東西在魯一棄五歲之前,還沒到大伯身邊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那是他父親魯承宗在刻成一件吉板後,指著上面的圖案告訴他的。

所謂吉板,就是刻有祈吉布瑞鎮邪驅晦圖案的裝飾板,一般安置在檐額、門楣以及床、櫥門面上。但是過去帝王朝代,民間是不允許用龍、鳳、虎、象這些圖案的,也不刻神仙菩薩,因為床、櫥多在內室、檐額也有在內室房下的,內室中男女房事是會對神仙菩薩大不敬的。因此平常人家一般都還是用人形圖案,圖中人形大都為童子、男人,這是取立陽卻晦之意。但為了美觀,那些童子、男人的面容都比較柔和,形態也顯嫵媚,這是刻繪手法上故意偏像於女性的,所以就會有“足蹁躚,衣流繡,”之說。

民間人家用的吉板采用的畫面基本都是勞作、豐收、讀書、遊戲等,也有些大戶人家用些典故、寓言為畫面,比如說封候記、探仙山、林中高士等等。

魯家人刻繪吉板的技法雖然高超,但是在傳授技法時卻是以最常見的為基點,所以《班經》中只是用一幅“慶豐收”為例來詮釋木刻的所有刀法。“慶豐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人形,一個抱著象征著五谷豐登的穗頭,還有個人會抱著個箱子模樣的東西,民間一般將這說成百寶箱。

魯一棄知道的比《班經》上有的要多,他在熟讀各種典藏秘籍時曾多次接觸了解到有關吉板圖案的知識。

清代《百吉圖解說》中就對各種吉板圖案做出過解釋。說是在人類最早收獲植物為食時,他們拜祭的是風神。因為一開始人類只收獲,不播種,第一年翻收了的土地,第二年又長出各種東西來,他們認為是風給播種下去的,所以將好收成叫“風收”,後來才演變為“豐收”。這個錯誤的崇拜被下意識地保留到現在,也就是種地人要豐收首先要風調,然後才雨順。而傳說中風神布風的寶貝是個箱子,所以吉板圖案中人形抱的百寶箱其實最早代表的是風神布風的風箱。

“這建築是穗形‘連居’。”魯一棄像個睡醒了的人,他為這樣的建築驚訝,也為女人如此熟知魯家技法而驚訝。(注:連居是一種古老的居住形式,是將許多小居室利用通道相互連接成一個對外封閉的整體,這整體內部都是一個氏族的人,對外就如同一個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