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卑鄙的偷襲。

收音機裏的播報員一再重復這句話。仲根試著轉動旋鈕更換調頻,但每個電台的播報員都千篇一律地重復這句話……就像事先就準備好似的……

——不,這句話確實是事先就準備好的。

仲根緊咬著嘴唇。

美國事前早知道日軍要偷襲珍珠港的事,而且也知道之後會馬上宣戰。

仲根已收拾了洛杉磯的地鼠。

但日本外務省的密碼情報早就以別的途徑被人盜取——不是美方,就是極力希望美國加入這場戰局的英國。

他們早知道日本正計劃毫無預警地展開奇襲,反過來加以利用。

——卑鄙的偷襲。

美國人從小就被灌輸不能說謊的觀念。

對他們來說,“卑鄙的偷襲”是令人深惡痛絕的一句話,程度之嚴重,遠超乎外國人(例如日本人)的想象。

全世界因為這句話而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我認為,目前美國主動參戰的可能性很低。”

他耳邊響起蓮水之前說過的話。

“目前美國的輿論還是很排斥參戰。只要沒發生決定性的事件,輿論的走向應該是不會改變。”

決定性的事件。

例如,卑鄙的偷襲。

美國國民從建國以來便一直被教導不能說謊,而日軍這次展開的奇襲,肯定會惹來他們的反感。而且,日軍的行為都被局限在“卑鄙的偷襲”這句話上,只要是聽到廣播、看過報紙的人,或是聆聽政治家演說的人,腦中一定都會被灌輸這個觀念。結果將會……

顛覆美國的輿論。

原本排斥參戰的美國國民,今後將人人高喊要與日本開戰。對他們而言,面對展開“卑鄙偷襲”的對手,若是逃避這場戰爭,那將是“懦弱”以及“不可饒恕的行為”。

有輿論在後頭推動的美國政治家,雀躍地展開與日本的戰爭。這麽一來……

二〇比一。

蓮水之前冷靜地分析過美國與日本的國力差距。

“倘若兩國開戰,日本方面在各場戰鬥中的損失,必須始終保持在對手的百分之五以下。當然,以現況來說……”

這是不可能的事。

仲根緩緩搖頭。

沒錯,這是絕對不可能辦到的事。

與美國這場戰爭,日本早晚會落敗。

在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就已分出勝敗。從歷史上看,以軍事行動挽回外交上的失敗,這種例子可說是前所未聞。包含軍事行動在內的外交戰略,就像日本的居合拔刀術[3]一樣,刀尚未離鞘,便已分出勝負。

所以結城中校才會力排眾議,在陸軍內部設立D機關,培訓間諜,並教導他們間諜技術。

不自殺,不殺人。

這是仲根他們在D機關一入門便被灌輸的第一戒律。

再也沒有比有人喪命更會引來周圍的人關注的事了,所以對理應是“隱形人”的間諜來說,自殺及殺人是最忌諱的行為。

然而,一旦戰爭開始後,世界將就此顛倒。

戰時有人喪命,根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殺敵或是被敵所殺,反而是理所當然的。

這種狀況意謂著仲根他們的間諜活動將就此中止。

因為,潛入敵方美國的日本間諜,就算再怎麽巧妙偽裝,也會因為是敵國公民,而隨時會被監視或拘捕,再也不能維持“隱形人”的身份。

不,不光是間諜。開戰後旅居美國的日本人、擁有美國籍的第二代、第三代日僑,也都會遭美國當局監視和拘捕,或是被逐出國外……

這三年來,仲根辛辛苦苦在美國以及中南美地區架設的、一般人完全看不出來的間諜網,將會崩毀。仲根的諜報成果也將全部化為烏有。

不,這不並不重要。這只是一項無法改變的事實。問題在於……

仲根低頭眯起雙眼,思緒往遠方延伸。

——為什麽事前沒和我聯絡?

他一直百思不解。

日軍對珍珠港展開“卑鄙的偷襲”,D機關或華盛頓的日本大使館應該事前便已掌握情報才對。

如果事前能取得聯絡,仲根應該就會想辦法盡量解救之前的活動成果。日本的結城中校和華盛頓的蓮水,為什麽都沒和我聯絡?

他驀然想起某件事,擡起頭來。

前些日子,他聽說歐洲發生一場事故。難道,結城中校出事了?

他遊移的視線,停留在桌面的報紙上。

今天早上剛送來的日本專刊。女用人一如平時,將它擺在仲根桌上。他這才想到,今天還沒看……

看過後,他不禁雙目圓睜。

報紙的某個角落,有個小得差點令人忽略的短篇報道。

於日本大使館任職的二等書記官蓮水光一(二十九歲),昨晚在醫院病逝。

蓮水光一於本月一日下午,在上班時突然吐血,被送往醫院,但之後一直昏迷不醒。葬禮將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