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3頁)

“我也這麽以為。”波洛若無其事地說道,“比如說萊納德·貝特森,他脾氣暴躁,很可能失去控制。瓦萊麗·霍布豪斯頭腦過人,能夠想出巧妙的計劃。奈傑爾·查普曼有點孩子氣,做事缺乏分寸。那個法國女孩,如果給她足夠的錢,她就可能會去殺人。帕特麗夏·萊恩具備母性特質,而母性往往是冷酷無情的。那個美國女孩薩莉·芬奇倒是活潑開朗,但她比大多數人更會演戲。吉恩·湯姆林森溫文爾雅,充滿了正義感,但我們都知道,也有滿懷虔誠地去主日學校(注:主日學校:英國在星期日為貧民開辦的初等教育機構。)的兇手。西印度群島來的女孩伊麗莎白·約翰斯頓也許是宿舍裏最有頭腦的人,她的感情生活受制於自己的理智,這很危險。有個有魅力的非洲年輕人可能有我們根本猜不到的殺人動機。還有科林·麥克納布,這個心理學者。有多少心理學家本身就應該有人對他們說‘醫生,你還是醫治你自己吧’!(注:引自《聖經·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二十三節。)”

“我的天哪,波洛,你把我說得頭昏腦脹!就沒有人與謀殺無關嗎?”

“我也時常想問這個問題呢。”波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