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阿爾卑斯山[1]上的屍體(第4/9頁)

“尿量稀少與死因有關嗎?”警部補問道。

“是沒有直接關系。不過,水喝得太少,會增加饑餓感。”

瀨沼律師為什麽不喝水?當晚山上的降雨量為四百二十毫米,不可能沒水可喝。這時候,始終站著聽他們對話的福島警局警部補說道:“不,我認為死者原本很想喝水,但是雨下得太大,那裏的地形全是巖層,雨水很快就流到山下,沒辦法形成水窪。不過,發現死者的現場下方,卻有一個水潭。這是我的想象,瀨沼先生可能想走到水潭處取水來喝。人渴的時候,都想喝水,加上他當時又餓又疲憊,走路不穩,不慎摔落到巖石上。”

井手警部補聽著,覺得這個推論有道理。瀨沼摔落之後,不管有沒有造成腦震蕩,人已經無法動彈,在那種情況下,寒冷會加速瀨沼的饑餓感。這時候,井手警部補應該想到更重要的事,可是他卻疏忽了。

警部補只專注於推測瀨沼律師為什麽非得攀登木曾的深山,於是他問瀨沼律師的弟弟:“瀨沼先生是否經常爬山?”

“不,家兄根本沒有這種嗜好。”律師的弟弟回答道。

“令兄在木曾附近有什麽親友嗎?比如,有沒有熟識的人,或是以前曾經來過這裏?”

“沒有,完全沒關系。”律師的弟弟否認道。

警部補心生納悶,不喜歡爬山,又沒有親朋故舊的瀨沼律師,為什麽來到中央阿爾卑斯這個陌生的折古木山裏徘徊了五六天呢?

井手警部補還年輕,卻有文學嗜好,想到瀨沼律師的離奇死亡,不由得想起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馬紮羅的雪》中的序言:乞力馬紮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高山,長年積雪,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風幹凍僵的野豹屍體。野豹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麽,沒有人能夠解釋得清楚。

(瀨沼律師為什麽會爬上這座高山活活餓死呢?)

他暗自背誦道:“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風幹凍僵的野豹屍體。野豹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麽,沒有人能夠解釋得清楚。”

當然,井手警部補也知道瀨沼律師不是一只豹。

瀨沼律師是被人從東京綁架的。那麽,爬上中央阿爾卑斯山的一隅,就不是出於他的本意,他是遭到暴力挾持,強行被帶去那裏的。

警部補把醫生開具的詳細驗屍報告送交警視廳,在福島警局的協助下,前往現場附近打聽。

說是現場附近,只不過是沿著大平街道散居在山裏的零星住戶,而且各戶之間相隔遙遠,沒有預想能找到什麽線索。

不過,倒是從其他方面得到些許情報。有個服務於三留野與飯田之間巴士路線的乘務員小姐,向福島警察局報案。

乘務員小姐說,大約在暴風雨來襲的四天前,從名古屋出發的巴士,在上午十一點抵達三留野車站。她剛好輪到往飯田的第二班巴士,車上有個乘客很像警方在協尋的瀨沼律師。警察問她怎麽知道,她回答說,因為對方穿著深綠色襯衫。

“是這個人嗎?”井手警部補拿出瀨沼律師的相片給她看,乘務員小姐表示記不太清楚了。

“他不是單獨一個人,”乘務員小姐說,“有五六個人跟他一起。”

“噢,他還有同伴,那些人大約幾歲?”

“都很年輕,嗯,大概三十出頭吧。他們的長相我記不太清楚了。”

“他們在車上的情況怎樣?”

“在聊天,主要都在聊登山的事,聊了哪些事,我沒特別注意。”

“那個穿深綠色襯衫的男子也加入他們的談話嗎?”

“沒有,只有他不怎麽說話。我想起來了,他離那些人比較遠,顯得有些孤單。”

“噢,那麽他們在哪一站下車?”

“在木曾嶺的隧道那邊,五六個人一起下車的。當然,穿深綠色襯衫的男子也在其中。”

“後來呢?”

“他們往山裏的方向走去,因為山路狹窄,他們排成一列縱隊。”

“那時候,穿深綠色襯衫的男子走在最前頭,還是後面?”

“嗯,他好像在中間。”

警部補開始思索,如果在中間,那表示前後有人包夾,這意味著瀨沼律師被綁架以後,又被那批人強行押上山。

警方詢問過曾與這班巴士擦肩而過、載運木材的卡車司機,他的證詞也與乘務員小姐相同。綜合上述線索,可以得知以下的情況。

在中央本線,大約在名古屋站與鹽尻站之間,還有一個叫三留野的小站。那裏位於山谷之間,除了木曾河流經,沒有什麽特別的風光。

從車站前面沿著舊中仙道往南而去,不遠處有家馬籠旅館,它即是作家島崎藤村的作品《黎明前》之故事舞台,只有愛好文學的人,才會注意這個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