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乃湯 杜鵑乃湯(第2/7頁)

不知為何,脫衣處放著數台電扇,一半故障。

據說其他還有幾處溫泉。這是當然,原本有四家飯店,浴池想必超過四座。

其中有露天浴池,但沒員工積極導引,也沒標識。我詢問員工,得知建築物後方有三處泉質不同的露天溫泉。

從東館後門出去,步行一分鐘的地方有一座;從新館與西館的連接處往山的方向延伸的走廊盡頭有一處,最後一處在建築物內。兩座位於戶外,另一座是常見的可從大浴池前往的露天浴池吧,感覺要去最容易,但我忘記員工說的是在哪一館。剩下的兩座一定很遠。

兩座都在靠山那一帶。

實在麻煩,我不禁打消念頭。

這裏空間大得多余,格局又錯綜復雜,迷路的概率不小。走廊的施工挺隨便,就算在建築物內移動,萬一迷路,也可能著涼。盡管頗感興趣,總覺得疲憊,我決定明天早上再去。

大浴池十二點會暫時關閉,露天浴池二十四小時開放。

根本沒有這類標識,可能是我沒找到。這裏真的太大。

正面玄關的櫃台擺著綜合介紹的板子,但空無一人。連櫃台都沒人,入住時花了點工夫,記得沒看到旅遊指南。

一般情況下,負責客房的職員帶客人到房間時,不是該進行基本導覽嗎?

導引我的女員工看起來年輕,卻天生一張老臉,態度頗冷淡。

她拿著觀光導遊的三角小旗,領我們到八樓,等所有人進房,她便消失無蹤。

連茶水都沒倒。

怠慢的待客之道、標識不清,離譜到脫離常識。我恍若置身語言相通的異國,或與外界隔絕的鄉間——不,形容為時代錯亂最貼切吧。

飯店本身、服務和品位,都十分老舊。可是,不同於老字號旅館,沒有任何傳統或禮法,也沒有歷史的分量與風範。純粹是裝門面,卻丟三落四,只能做到拙劣的程度,實在是不上不下的老舊感。

該形容為落魄嗎?

不是懷舊或古典。不是俗惡,也不是廉價,應當有能巧妙描述這種狀況的詞匯,卻怎麽都想不起來。

該怎麽說呢?

我想不出最貼切的形容。

我放棄露天浴池,返回房間。只有用餐時間是固定的。

由於會送到房內,我不禁有些期待。據幹事說,最近的客人嘴巴被養得很刁,溫泉飯店菜色不夠好,就不會再上門。

確實,去年大夥兒投宿的溫泉飯店稱不上一流,唯獨料理卻令人食指大動。老板娘表示,掌勺的是從京都高級日式餐廳聘來,他們引以為傲的大廚。的確美味。

相較之下,這家飯店住宿費更貴,大夥兒頗為期待,卻有強烈的預感,恐怕會大失所望。

畢竟連茶水都沒送來。

預感成真,期待徹底落空。

送上來的,全是似曾相識的廉價料理,自然沒附菜單。原本預想會以海產為主,卻也不是,天婦羅和味噌湯都涼掉。送菜的人穿和服,表情冷若冰霜,飯還得自行動手添。

啤酒不夠冰,我開了冰箱裏的罐裝啤酒。與其這樣,不如采用自助式供餐,便不會抱持期待。若是自助餐,看起來難吃的不要夾就行。

約莫是住宿人數太多,沒辦法服務周全吧。

與其說是沒辦法,不如說是沒那份心意。

眾人嚼著解凍不徹底的蟹肉焗烤,露出苦笑。

簡言之,只有溫泉好。設施蓋在溫泉上,員工日復一日在這個箱子裏重復例行工作,一代傳一代。不知營業幾十年,然後在這樣的反復中,失去服務的概念。

仿佛時間停止。

難道沒人要求像樣點的服務嗎?還是,飯店方面見客人持續上門,以為無所謂?果真如此,恐怕不會有回頭客,否則就是喜愛陳腐氛圍的偏執怪胎。

怎麽形容才恰當?

這種情狀……不是懷舊也不是古典,不是俗惡也不是廉價。每一種都很接近,卻有著微妙的不同。那到底叫什麽?應該有完全符合這家飯店的字眼,怎麽都想不起來。

是日語嗎?不夠徹底的陳舊、寒酸,感覺很沒用……

呃……

那個字眼湧上喉頭時,有人呼喚我。

我從彈簧快跳出皮墊的椅子上站起。

啊,我在排隊等候按摩。

吃完飯,一半成員去娛樂室打麻將,剩下的成員開始喝酒。

然後,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我的左肩一直很僵硬。

其實我想請人到房間來按摩,但沒有這種服務。接電話的櫃台老人解釋,客房太多,供不應求。師傅光移動就太花時間,應付不來。那要客人移動就沒關系嗎?不過,仔細想想,按摩師傅沒幾個,客人卻多如牛毛。

櫃台人員表示,本館一樓大廳北側設有按摩室,要自行前往預約。

我早在房裏喝開了。明明三杯下肚,就不能泡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