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晃二 第壹話(第4/6頁)

“我只跟你一人說,其實大家都對源吉老爺子的頑固感到困擾。村裏也有不喜爭端的人,有為大家著想,要幫助建設大壩的人。”

“確實,你說得也對。”

“年輕人都說,不能僅為源吉老爺子的個人私怨,不明就裏地被拉進反對派。晃二你也不能僅相信片面之詞。最好是聽取雙方的意見,自己找準方向。你長時間不在村子裏,可能了解得不是很清楚。省市政府和建築公司每天都舉辦詳細的說明會,你可以去聽聽。”

說明會的邀請函也寄到了晃二東京的住處。

“大壩建設當局,可是表示出十足的誠意。勘測隊也不可能趁村民們不知道的時候溜進來。萬不得已的時候,政府甚至可以根據土地收用法強行征收土地,但當局並沒有這個意思。畢竟還是想走民主的道路,大家好好商量。說什麽用錢賄賂啊、哭訴啊、威脅啊,簡直是荒謬!下遊居民聽了政府的詳細說明,心動了,現在只是希望有關部門能消除洪水發生的隱患、制定抗旱策略,大家還是很願意支持建造大壩的。”

“那源吉老爺子的態度為什麽還那麽強硬呢?”

“剛才說過了,就是看不慣犬石村長。當初,省市的高官來千字村時,犬石村長很低調,對底下的人也很客氣。他也是想當好這個村長吧。對建大壩這件事,他表示只要有他在,大家就不用擔心。當然,他沒有跟源吉老爺子商量。後來,源吉老爺子知道這件事後,就鬧成現在這樣子了。你不覺得源吉老爺子有點孩子氣嗎?”

金海反復強調建設當局有誠意。晃二是知道的,土地收用法也不是輕易可以征收農民土地的。不過他暫時裝作積極的樣子,想聽金海繼續說下去。

“你還回東京嗎?”金海臨走時問晃二。

“是的。”

“還要繼續在東京工作?”

晃二想了想,對金海說:“很久沒回家,這次回來看了看其實挺有感觸。東京那地方也待厭了。反正我就是個鄉下人,要是不回來啊,這田怕是要荒了。我心裏還是挺不好受的。”

金海表情復雜,說道:“我最近也是要回東京去的。可能我們還會碰面吧。”

說完這句話,金海就離開了晃二的家。

晃二打開金海留下的奠儀袋①,裏面裝著與金海身份不相稱的金額。

①日本人給奠儀很講究,都得用一種特制的紙袋,不能隨便放在普通的信封裏,更不能直接把錢交給人家。這種特制紙袋,不是一般的紙袋,大小像個信封,但不能郵寄,只有黑白色或灰白色。“奠儀”指送給喪家用於祭奠的財物。

母親下葬那天,村裏來了很多人。剛開始晃二覺得很奇怪,不過後來就明白了。村裏的人都極度害怕被人疏遠。相互之間說話不多,卻總在揣測他人心思。每個人臉上都是無精打采的表情。也有從早到晚冒著酒氣的男人。

墓地被積雪覆蓋著。翻起積雪,現出黑色的土地。誦經聲中,一堆堆混著雪的泥土灑到了母親的棺木上。

人群邊上站著帕宗。晃二讓他待會兒到他家去。

晃二認為金海所說的,也不算太誇張。顯然,確實有些人打算放棄村子了。有人從早到晚一身酒臭,喝的就是別人送的酒。這樣的人,已經完全沒有勞動的力氣了。那些酒肯定是大壩公團、銀行、房地產商們送來的慰問品。

晃二到家時,帕宗出現了。關於帕宗的身世,沒人知道。他也沒有家人。一到下雪天他就離開村子,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村裏人只知道他的兩件事:討厭女人、熟悉村中各種事情。

晃二把金海留下的酒瓶原封不動給了帕宗。

帕宗的話證實了晃二的推測。結合源吉和金海告訴晃二的消息,目前村裏人大致分為兩派,有一個神秘男人正在暗中進行著土地的買賣。

帕宗告訴晃二:“最早賣地的是北邊的埴田叔。然後就是被派到村子裏的三森警官。”

三森警官自然是不會反對政府的計劃。北邊的埴田叔,指的是埴田榮吉,一個臉上長巨瘤的男人。平時看起來不像是這麽幹凈利落的人,好像跟深澤源吉的關系還不錯。

“不過,北邊的埴田叔也是反對期成會的成員吧?”

“是的啊。不過期成會裏面,也有不少人跟在埴田叔後面商議賣地。”

晃二想,埴田叔也應該能得到些好處。

“埴田叔啊,可欠了不少外債。”

“外債?”

“嗯,賭博輸的。”

據帕宗說,期成會裏約有一半的人在商議賣地,或者簽了類似的協議。剩下的也有不少人按捺不住了。

“這麽說,源吉老爺子的反對運動就走不下去了。”

“倒也不是。源吉老爺子自己比誰都清楚,村子裏的人靠不住。所以才和下遊的農民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