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紀子 第叁話(第2/7頁)

雨好像下得小點了。紀子手上什麽也沒拿,關好門窗就出來了。

雲霧繚繞。紀子雖然不了解山裏的氣候,但她也看得出來,這場雨即使停了,霧氣也不會那麽容易消散的。紀子時不時地還能聽到樹葉上的積雨落下的聲音。茂密的雜草被車胎軋出了兩條印,被壓彎的草葉東倒西歪,弄濕了紀子的鞋。從這些雜草的樣子來看,這裏平時幾乎就是荒無人煙,無人出入。晃二的家就在路的盡頭。

當紀子踏上新修的道路時,看到車輪印雖是向著神社方向去的,但是在途中卻消失了。雜亂的鼓點離自己更近了。

路上遇到了幾個小孩子,他們是紀子在千字村最初遇到的人。四五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在紀子前面走著,好像是要去耳成神社。

“你們是要去參加祭典嗎?”

紀子問道。孩子們一聽到問話,立馬站住,迷茫地望著紀子。然後,他們一起吃吃地笑了,喊著“祭典、祭典”,向前跑去。

紀子跟著這群孩子們,來到了昨天見過的鳥居下面。腐朽的木制鳥居吸收了水分,顯得黑沉沉的。穿過鳥居,就是一道陡峭的坡。左手邊有一片長有青苔的巖壁,黑色的,很像是重吉巖的一部分。越過陡坡,又是相當陡峭的一段階梯。這些階梯都是用天然石頭堆砌的,松散得很,紀子不得不走得小心翼翼。

當她走到階梯的盡頭時,雨停了。不過霧氣並沒有消散的意思。這裏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另外一座鳥居。鳥居背後能看到神殿。

神殿是一座采用流造①的古寺,在灰蒙蒙的霧色裏,在黑壓壓的杉樹林的背景下,人仿佛置身於水墨畫之中。神殿左右燃起了篝火,火光跳躍。殿門大開,火紅的燭光閃閃,卻沒有任何人的氣息。長長的房檐下,放著一個功德箱。正殿旁邊有一輛兩層的彩車,幾個小孩子在彩車上輪流地敲鼓。

①日本神社建築中最普遍的建築造型,屋頂呈現為兩個平面拼接而成,顯出一種古樸的氣氛。正殿的入口開在平面一側,正面的房檐高高翹起。

紀子正準備穿過鳥居,卻看到鳥居旁有一個黑色的人影正靠在柵欄邊蹲坐著,是昨天從晃二家裏跑出來的帕宗。紀子突然想向他問問晃二的事情。

看到他面前放著一個黑色的癟罐子,紀子放進了一些零錢。他面無表情地擡起了頭。紀子問道:“昨天,你在晃二家出現過,對吧?”

沒有回答。紀子看著他頭頂的禿發,繼續問道:“你認識埴田晃二吧?”

他稍微動了動脖子。紀子將整個動作理解為“是”,繼而問道:“今天早上,你在這兒見過他嗎?”

他沒有說話,只是露出一臉困惑的表情。

於是紀子又問了一遍:“今天早上,晃二應該來過這裏吧?”

男人閉口不言,看上去不想再回答紀子的任何問題了。於是紀子放棄了追問,穿過了鳥居。被雨淋濕的鋪路石,一直鋪到了殿外參拜的位置。在鋪路石的四周還鋪著一些大石子,大部分都深深地嵌進了泥土裏。紀子就在這片泥土上發現了晃二的鞋印。

腳印所在的位置沒有什麽石子,所以紀子看得很清楚,右腳後跟處有一個V字形的缺口。被雨淋過的柔軟土地上,腳印看起來像是剛留下不久。

“原來他來神社了。”

紀子自言自語著,走到了功德箱前面。功德箱正面有黑色的木紋,雕刻著“九枚笹”①的家徽。表面原本似貼有金箔,現在都剝落了。只有掛在檐上的稻草繩②是新的。

①所謂“笹”是指細竹葉,九枚笹即九片細竹葉。

②在日本的神社,通常都會掛著一根粗大無比的稻草繩,表示圍起了神聖的境界,一切塵世汙濁禁止入內。

神殿裏點著幾根蠟燭,燭光閃爍。果然沒有人。嶄新的本色木質方形供案上供著兩根鮮亮的大白蘿蔔。紀子雙手合十,閉上了雙眼。她並沒有向神明祈求什麽,只是想自然地融入古寺的氛圍中。

在其他地方,紀子也發現了晃二的足跡,好像是朝著神殿後面走去了。於是紀子跟著腳印,往神殿後面走去。這時,四五個小孩子嘻嘻鬧鬧地從後面跑了出來。似乎就是在紀子前面到神社來的孩子們。他們一邊跑,一邊喊:“阿供,阿供。”

看起來最頑皮的男孩子跑在最前面,後面追著一位身著水幹①的大人。他瘦瘦的,頭發花白,正朝著孩子們吼道:“你們這群小崽子,偷看阿供沐浴凈身,當心眼珠子爛掉!”

①日本古朝臣禮服,也是平安和鐮倉時代的平民服裝。

大概是正在進行什麽儀式吧,所以把孩子們都轟了出來。等他們順著“女子坡”①跑掉之後,紀子望著後面那個大人,剛要開口,卻聽他念道:“現在,開始沐浴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