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夢迷霧(第3/7頁)

好胃口。

我在心底感嘆。

有人說,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能檢驗這個國家的國民素質。我覺得也不盡然,社會現象要放在特定的社會現狀之下去定性,你別指望一個從出生就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能有多麽優雅的吃相。

老祖宗說得很對: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比別人舉止文明,有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從小的物質生活就比別人殷實,你可以看不慣別人那些沒素質的舉動,甚至可以去糾正他們,但唯獨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生出一種不可言喻的優越感。

擠出地鐵之後,我又擠上了公交車。

有點後悔,如果不是怕冷,沒有騎自行車,犯得著受這份罪嗎?

好不容易,目的地到了,打聽到王進在階梯教室講課,我從後門溜了進去。

出乎意料的是,教室裏人很多,而且前面十幾排都坐得滿滿的。我找了最後一排的一個空位,坐了下去。

黑板上寫著“意識與潛意識”幾個大字,一頭白發的王進在講台上踱著方步,侃侃而談。我碰了碰身旁一個瘦瘦的男生,“哥們兒,今天怎麽這麽多人?”

那男生一臉詫異地看著我,“人多?今天要不是學校有其他活動,恐怕都擠不進教室呢。”

我幹笑一聲,“呵呵,想不到王教授這麽有人氣。”

男生臉上的疑惑更濃了,“大哥,你不是咱學校的吧?這老頭難得講一回呢!平時校長請他開講座都請不動。他就是哪天心情好了,在圖書館外面的墻上寫一行粉筆字,說哪天幾點要在哪裏講,然後所有的地方所有人都給他讓路。有次他要在校會議室講,校長連校務會都改期了。”

我暗叫聲慚愧,事前沒做足功課,想不到王進也算是國寶級的人物。看那男生又開始認真聽,我也靜下心,去聽王教授到底有多大魅力。

“……你可能認為意識就像電燈開關,不是開就是關,由人自主控制,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法國的衛生和醫學研究所的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納,解釋了潛意識思維和意識思維之間微妙的相互影響。在他的實驗中,志願者看著屏幕上閃過一個詞,接著幾乎立刻出現一幅圖畫,用以阻擋意識理解這個詞。當兩者出現的時間間隔拉長時,這個詞突然在意識裏出現,同時腦掃描顯示大腦出現特有的活動,這通常發生在間隔時間達到50毫秒左右時。但是,當使用的是‘愛’或‘害怕’等具有感情色彩的詞時,這種現象會早幾毫秒出現,就好像詞語的重要性和是否值得關注是由潛意識自行判定的。它在創造力中占據中心位置,為解決問題帶來靈感,在學習和記憶中發揮重要作用,並且比理性分析更有助於作出艱難決定。”

很枯燥很專業的授課方式,要不是我曾經讀過幾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恐怕已經聽得昏昏欲睡了。

“這種實驗改變了我們對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兩者關系的看法。後者牢牢掌握著控制權。如果將意識看成一盞聚光燈,潛意識對何時打開這盞燈並將光束投向何處起到控制作用。意識思維並非自由自在的,我們所認為的‘自由意志’實際上存在於潛意識當中。”

雖然不確定王進會不會在課堂上發飆,我還是舉起了手,同時將頭埋得很低。

“後排的那位同學,你有什麽問題?”

我站起身,一臉平靜地看著他,“王教授,如果通過人為引導,讓本我取代自我,以潛意識的形式存在,人會變成什麽樣子?”

我所問的問題,是王進在記事簿中的原話,也是張璇向他提出的問題。問完問題,我靜靜地站著,等待著他的回答。

王進沉默了良久,下面的學生們開始騷動,並且小聲議論起來。

“這個問題不單是個學術問題,更是個道德問題。”王進臉色凝重,“以目前所知,可以通過人為引導讓潛意識浮現並控制人格的手法,只有一種,就是催眠。”

台下的議論聲更大了,不少學生都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但是,這種操作是不可逆的,”王進加重了語氣,“而且對催眠對象有很大的傷害性,只能由催眠對象自主恢復,有些意志薄弱的人甚至可能恢復不了主人格。”

“恢復不了主人格的催眠對象,會怎麽樣?”我緊接著問。

又是沉默,王進表現出了難得的猶豫,卻並沒有發火。我在一瞬間,幾乎懷疑眼前的王進跟那天在圖書館見到的不是同一個人。

“請回答我的問題。”我窮追不舍。

不少學生都扭頭向我看來,或質疑我的語氣,或驚訝我的執拗,身邊的那個男生甚至輕輕拉了拉我的袖子。

“會變成瘋子。”王進的臉色陰郁得要滴下水來,“這位同學,等下你到我辦公室,我們詳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