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夢迷霧(第2/7頁)

張璇刻薄地笑了起來,“你該不會是被女搭档迷倒了吧?什麽狗屁密室,要是真的密室,顧新是怎麽死在密室裏,兇手又是怎麽逃掉的?還有,你的手機是視頻通話的?看得到她在睡覺?”

“這個……”

“你好自為之。”張璇冷冷地說,“不要試圖追查這個電話號碼,否則我再也不會跟你聯系。”

隨即聽筒裏傳來單調的嘟嘟聲。

我意識到張璇掛掉了電話,顫抖著雙手便撥了回去。

“您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

張璇為什麽要給我打這個電話,我不得而知。不過她說的那些話,卻讓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按照張璇的提示來思考整個案子的話……

或許那天,徐佳並沒有回去睡覺,而是采取了和我一樣的辦法,待在女廁裏面,一直等到了閉館。接著,在我去搜查王進房間的那段時間裏,顧新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出現在了圖書館,並且被徐佳殺掉。隨即,我發現屍體,而徐佳則躲到了圖書館深處,並將手機調成了靜音狀態。然後,我撥打徐佳手機,徐佳裝作剛睡醒的樣子,等吳哥他們到了圖書館,將房門打開之後,又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我的面前。

整個推理可以說是毫無破綻,也有很強的操作性,但卻有一個致命缺陷。

動機,我想不出來徐佳為什麽要殺人,尤其是為什麽要這麽麻煩地殺人。更何況,徐佳並不符合連環殺人兇手的畫像。

作為一個實習警察,殺掉素不相識的女大學生,高中生、研究生,實在有些不合情理。或者說徐佳心理變態,但從這幾天的相處來看,沒有這方面的可能。

那麽,張璇這番話的用意何在?

顧新的屍體出現在女廁,究竟是兇手的疏忽,還是故意設下的心理陷阱?讓警察誤判兇手的性別?而張璇這麽做,是不是為了替嫌疑人掩飾,從而轉移我的視線?

莫非,這個嫌疑人是……

是的,如果是他,就可以很容易解開密室之謎。如果是他,設下“心理慣性”這個陷阱再容易不過。如果是他,張璇很有可能替他出頭。

王進!

身為以圖書館為家的心理學專家,身上應該會有把鑰匙的,他完全不需要像我那麽辛苦地蹲在男廁裏等。閉館之後,王進在圖書館裏殺了顧新,然後將屍體弄到了女廁,想運用“心理慣性”這個心理詭計,讓警方誤以為兇手是個女人。但他顯然高估了別人的智商,警方和我都沒有他想象的那麽敏感。於是,他又找來張璇,通過電話暗示我,讓我懷疑徐佳。

可惜的是,他弄巧成拙,引火燒身。

動機是什麽?看他對顧新的態度,二人的關系不會怎麽好。或許是顧新知道他的一些秘密,他才不得已殺之滅口。女大學生、高中生是不是他殺的,現在看起來還沒有關聯。但是只要有了突破口,一切就好說了。就如同一團亂麻,如果找到了一根線頭,很快就能解開。

雖然這個想法多少有點天馬行空,但我還是很想試試。在目前這種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一次愚蠢的嘗試也比坐以待斃強得多。

已經下午一點多了,肚子餓得難受,我跳下床,利索地穿好衣服。

翻遍了熊貓的房間,除了方便面還是方便面,這個小氣的家夥連根火腿腸都不舍得買。我接了杯冰涼的自來水,撕開一包方便面,開始對付肚子。熊貓很少出門,起碼每次我來找他,他都坐在電腦前。今天真是個例外。

我漫無目的地在狹小的房間內遊逛了一會兒,留了張紙條,告訴他我晚上還要來蹭覺,就出了門。

又下雪了。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彤雲密布的天空中繽紛而下,落在早已結了一層冰的路面上。

如果幾年前,我還會興奮地在冰面上做幾個滑冰的動作,但是現在只是覺得焦躁。路面太滑,就意味著公交車和地鐵更加擁擠了。

我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向幾百米開外的一個地鐵入口走去。

張璇這個人,聰明、堅韌、固執、有主見。這樣的人很不好打交道,她不會在乎別人的感受,一切從實用出發。尤其是經歷過那麽銘心刻骨的童年,她現在應該有很高的警惕性,絕對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如果我將電話號碼交給警方,就算警方能查出來她在什麽地方,也不見得能抓到她,就算抓到了她,也不見得能從她那裏得到什麽,就算得到了什麽,也不見得會告訴我。到頭來,我的收獲就是張璇對我深深的恨意和不信任感。我不會做那麽蠢的事的。因為有太多事情,只有張璇才能告訴我答案。

隨著密集的人潮,我被擁進了地鐵車廂內。這個金屬盒子裏的空氣很不好,汗味、香水味,腳臭味匯集成了一種說不上來的奇怪味道,充斥其間,而不遠處,有個肥胖的中年婦女還在怡然自得吃著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