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黑狐狸 第十章(第2/3頁)

畫廳下鋪下一層波斯國大地毯。兩邊珍果嘉木撲來幽香陣陣。

羅應元擎杯站立祝酒,開言道:“下官今夜略備小酌,杯茗相邀,得蒙光寵,敝衙頓時生輝,閣縣意氣洋洋。下官志誠禱天,惟祈三願:一願貴賓健康,享壽萬年;二願明月長久,清光怡人;三願詩壇興旺,風雅永繼。”

祝罷撩袍離座,舉杯頻頻。須臾階下一派簫韶,又動起樂來,貴賓乃紛紛拈起杯箸將酒肉往嘴裏送去。

狄公沒想到會與玉蘭小姐合一桌,這分明是東道羅縣令的著意安排。狄公見邵樊文與張嵐波正大談其京師的軼事遺聞,對面羅應元與如意法師議論著鐘王書法、晉宋寶帖。狄公便乘機低聲問玉蘭:“玉蘭小姐是幾時到的金華?”

“兩天前,狄大人。我被押解京師途經金華,不意羅大人離意邀請,階下囚翻成了座上賓。”

“玉蘭小姐如今在哪裏駐息?”

“藍寶石坊店的一個小客棧。狄大人可知道今夜有精彩的舞蹈麽?藍寶石坊的小鳳凰倒是個有志氣的女子。”

“聽說她想一鳴驚人,在舞榭歌場抖出大名。”狄公應道。

玉蘭冷冷地說:“你們男人豈知女子的肝腸?。”

“你知道她今夜跳的是什麽舞曲?”狄公問。

玉蘭剛要回答,卻見邵樊文立起身來,高聲說道:‘今夜此時,天上明月如玉壁,人間萬民慶佳節。羅縣令風流雅儒,盛情設下偌等豐盛宴席,單宴請吾輩詩苑同人。論詩老夫早江郎才盡,枯竭了詩思,然今夜盛會又不能無詩,數來席間眉須當讓裙釵,老夫冒昧,提議玉蘭小姐即席賦詩一首,以志今日詩苑舊人難得的雅聚。那題目便是《對月》吧。明月古今雖同,但光景卻日日迥異,這詩能翻出新意最能助興,未知各位意下如何?”

客人聽了拍手稱善,都道好個主意。

玉蘭轉過臉來微蹙蛾眉,無限感觸地深深瞥了一下邵樊文,略假思索,便口占一律:

赭衣高軒過,

明月還舊州。

畫堂對故人,

衰鬢驚中秋。

寧怨脂粉薄,

空恨歲年偷。

妾心何所似,

清光飛玉甌。

席間頓時嘖嘖稱道,好一陣議論紛紛。邵樊文鐵青了臉,心中揪然不樂。張嵐波搖頭長吟,極是欣賞。狄公暗暗驚奇,如意法師則呵呵大笑不止。

羅應元使個眼色給司樂,一時繁管急弦響起。動人的樂曲裏兩名花枝招展的美人轉出,望畫廳上插燭也似磕了四個頭兒便翩躚起舞。

兩個美人穿著薄薄一層輕綃舞裙,一個色玄紫,一個色皜白。輕快的絲竹聲中她們開始驚翻旋轉,一個翹起腳尖時一個便跪下為之遮掩。然後互相交替,倏忽變換。舞姿輕盈,身段矯健。節拍迅急跳躍——此曲喚作《雙燕春》。一會伴樂戛然中止,一隊舞姬搖曳而出,翩翩團舞了一陣,便與“雙燕”一起退下了。

接著是兩個樂工各唱一套新曲,歌喉宛轉,有板有眼。

水陸八珍一道接一道從廚下捧上酒席。酒過三巡,羅應元站起來向客人們說道:“花園裏即將放煙火,請貴賓們稍候片刻上外廳高台上觀賞。煙火後將由藍寶石坊小鳳凰獻舞《黑狐曲》。這個舞曲依據本地最古老的迷人傳說制譜,據說已經流傳一千多年了。小鳳凰若是此舞一舉成名,將與‘一品紅’並駕齊驅。”

席間一陣噓輿,便又議論開了。

邵樊文眼中露出欣喜若狂的光芒,說道:“我終於看到了夢寐以求的《黑狐曲》了。”

張嵐波道:“我聽說這舞與黑狐狸精有瓜葛,倘若狐仙有靈,保不定會弄出什麽是非來,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兆。”

如意法師驚惶不安,蛤蟆般的眼睛不住地眨動。玉蘭小姐則抿嘴竊笑,不發一言。

樂聲又起,酒酣耳熱的貴賓正需要音樂來幫助消化。輕緩的旋律令人有悠悠然的快感。鮮美的菜肴已經失去了吸引人的魅力,《黑狐曲》的預告則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

突然畫廳外傳來一聲巨響,頓時天上五彩繽紛,照耀得畫廳恍同白晝。花星從雲頭紛紛墜下,尾巴上拖著一串串色彩絢麗的火光。

羅應元大聲叫道。“請貴賓都上外廳高台!”一面回頭吩咐高放,“將所有的燈燭都吹熄!”

一聲聲花炮轟擊,澄明如水的秋空一時彩雲奔流,硝煙彌漫。畫廳、花園、殿台、樓閣、水榭、曲沼、假山、回廊的所有燈火全部熄了。明月當空,整個衙院裏的人都陶醉在這佳節的氣氛裏了。

一個五彩的大火球從假山後面慢慢升起,火花爆裂著從它的邊沿噴閃出來。“劈劈啪啪”的鞭竹聲中火球愈轉愈快,最後升起到高空突然炸裂,撒下一天的五彩燦爛的星雨,煞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