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第3/4頁)

宋小妹道:“這一節你已經明白了,下面我要解釋劉德妙之事。你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吧。”

包拯道:“夫人同意帶劉德妙出城時,可知道她就是行刺大茶商崔良中的兇手?”宋小妹道:“當然知道,她親口向我講述了一切前因後果。”

原來劉德妙的確就是當晚在應天府宴會上行刺大茶商崔良中的人。她聽說崔良中中毒後未死,自然驚慌異常,本來預備立即離開南京。但她在南京苦心經營的時間不短,不忍讓一切努力付諸流水,得知崔良中昏迷不醒後,便決意冒險留下來。她當晚用帶毒的刻刀刺中崔良中時,與其照過正面,崔良中一旦醒來,她的死期也就到了。要想繼續安全地待在南京,最好的法子是殺死崔良中滅口。而此刻她已經沒有曹家勢力可倚靠,完全只能靠自己。她浪跡江湖時亦學過一些簡單的武藝防身,入道後還練過輕身提氣之術,遂決意鋌而走險。

當晚,劉德妙趕去崔府時,意外見到崔府仆人引著老仵作馮大亂進去。她亦聽過馮大亂的一些事,猜想他在這個時候被請進崔府,如果不是崔良中已死,就是有人發現了傷口的端倪,既然崔府毫無喪事痕跡,那麽一定是後者了。她早知道高繼安一直暗中幫崔良中偽造交引,擔心官府很快會由刻刀傷處追查到高繼安身上,所以也不及再去殺崔良中滅口,而是趕去節字街通知高繼安,搶先將他藏了起來。至於包拯等人在高家院子中發現的金匕首和刻刀,則是她刻意埋在那裏,目的是要讓官府認定高繼安就是行刺崔良中的兇手。這樣高繼安淪落為殺人疑兇,再沒有任何退路,只能任憑她擺布。

然而後來包拯等人還是從蛛絲馬跡中追查到劉德妙本人身上,她知道南京已然待不住了,便設法見到宋小妹,表明了真實身份,請求救助。宋小妹亦聽過劉德妙名字,知道她與自己沾親帶故。聽了經過後,倒不是真心想幫她,只是覺得她可憐,覺得自己也可憐,凡是跟皇族沾邊的女人都可憐,一時生了憐憫之心,便同意帶她出城。以宋小妹的身份,既是皇親國戚,又是寇準遺孀,誰敢查她,劉德妙和高繼安二人由此順利逃脫。

宋小妹道:“你想知道我為什麽救劉德妙嗎?因為她對我講述了殺人的理由,她要殺的對象其實並不是茶商崔良中,而是翰林學士石中立。”

當年大宋攻滅北漢時,為求勝利而不擇手段,先後采取水淹火攻的方式,令北漢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無數。甚至在北漢投降後,太宗皇帝趙光義因忌憚太原城有“龍城”之稱,下令放火焚城,使得地跨汾河兩岸極為繁榮的太原城徹底毀滅,無數人死於大火中,而出主意和具體執行放火任務的人,就是時任樞密副使的石熙載,也就是石中立的父親。劉德妙本人有許多親族都死在那場大火中,當晚她在應天府宴會上意外見到石中立時,不知怎的對他厭惡之極,一心想殺了他。她是逃犯身份,隨時帶著淬毒刻刀做防身之用,便暗中尋找機會。

當石中立在府署假山一帶撒尿時,一直留意他行蹤的劉德妙尾隨了過來,從袖中取出塗了毒藥的刻刀,拔出刀刃,正欲上前動手時,忽覺察到背後有人,回頭一看,卻是大茶商崔良中。

原來崔良中買通了曹誠身邊的心腹仆人,知道曹氏花重金聘請了一名極有能耐的高人相士,專門為他的女兒曹雲霄選婿。崔良中素來對面相之說甚信,當晚便刻意留意曹誠的言行舉止,推測他身後仆人打扮的人就是相士,矚目其一舉一動,所以才會出現宴會上的尷尬局面——他見到相士朝一方向指了指,曹誠便趕去找南京通判文洎,以為相士相中的是文洎之子文彥博,等曹誠走開,也慌忙趕過來與文洎套近乎,想為自己的女兒崔都蘭求親。文洎對其中緣由毫不知情,自然莫名其妙。崔良中精明過人,見文洎神態,料想自己也許搞錯了,轉頭見到相士正起身出去,遂幹脆直接跟出來,預備直接當面詢問相士。

崔良中一路跟著相士劉德妙到花園假山一帶,正好見到她走到石中立背後、拔出刻刀的一幕,尚在懵懂之中,根本未會意過來,只愣在那裏。正好此時石中立解完手,劉德妙急忙朝崔良中打了個手勢,自行躲到一邊大樹後。崔良中不明所以,但石中立已提著褲子走過來,見到他也很驚訝。崔良中便打了聲招呼,石中立也不怎麽理睬,自行去了。

此刻,崔良中方才有些明白了,笑道:“助教,請出來吧。崔某正有事請教。”

劉德妙從暗處出來,見左右無人,便徑直用籠在袖中的刻刀刺入崔良中胸腹,等他倒下,又將他拖到墻根花叢後藏好。正要離開時,見崔良中腰間有一柄黃金匕首,靈機一動,拔出匕首往他傷處又補了兩刀,這才帶著匕首神態自若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