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6/54頁)

“這是宮津艦長的公子……宮津隆史所寫的論文。我們解讀為亡國的神盾。”

仙石知道神盾系統的命名是來自於出現在希臘神話當中的盾牌。“神盾……”仙石不自覺地嘟噥著,拿起那疊論文,輕輕地翻開封面。

【《我是以公費念書的防大生之一。是一年後即將任官,必須從事國防相關職務以歸還學費給國家的人,但是我同時也是一個念了三年書,卻不懂‘保衛國家’的本質的愚蠢的人》】

以這段文字為開頭的論文似乎是從體制內告發充滿了欺瞞和謊言的日本防衛體制的文件,但是從字面上散發出來的誠摯氣息和一般隨處可見的膚淺論述卻截然不同。

“就讀防大時,隆史先生隸屬於有事法制研究會這個團體。”

仙石一邊聽著溝口說明,眼睛卻始終無法從以真摯的感情撰寫出來的文章上離開。

“自民黨中也有類似名稱的委員會,但是兩者無關。那是由防大OB和在校生組成的同好會,在網絡上有開設網站,以匿名的方式討論防衛問題。站在自衛官或防大生的立場不能肆無忌憚說出來的過度激情的意見在那個網站上都可以自由吐露。也算是一種抒發的管道,比聽那些老是講無聊的法律問題的議員發表議論還有建設性得多。”

【《……以補給駐日美軍基地為首務,持續擴充裝備的自衛隊甚至具備有號稱西太平洋第二的對潛掃海能力·阻止登陸能力。另一方面,海面防空或陣地構築的能力、打擊力卻很薄弱,連有事法制都沒有整備的自衛隊依然是一個國家的軍事能力表象,是一個扭曲的存在》】

“隆史先生另外也以其他的匿名在各個防衛相關的網站上留下登入的記錄。他是一個辯才無礙的人,不要說自衛隊相關人士了,連一些評論家們都對他另眼相看。擁有各種情報的英和注意到他的存在自是在所難免。”

【《……在經濟和勞動力方面也一樣,擁有優秀的專才氣質的人往往只看到其才能能夠發揮的世界,結果就養成了在狹隘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當中追逐自己的習性。專業的能力鮮少能夠同時提升一個人的人格……靠著證明才能氣質的技術能力和長年培養出來的奉公這個美德的發揚,日本在戰後以驚人的速度達到了復興國家的目的。然而,我們是否太過忽略在奉公這種美德的背後潛藏著埋沒於組織當中的人性,結果產生沒有思考力、不負責任、沒有節操的陰影》】

“升上四年級之後,隆史先生首度以真實姓名發表論文。那就是『亡國之盾』。那是一份正面批判防衛體制……不,批判日本這個國家的文章。論文的內容使得他被烙上不適任自衛官的烙印。”

【《徹底的上意下達給予企業堅強的團隊合作和經營體質,然而過度視對上三緘其口為理所當然的作法卻制造出了沒有參政意願,主權意識極為薄弱的國民們。於是……沒辦法以個人的思想來思索,也不能負起資任的國民便抱著權宜主義持續和經濟這個難以掌控的怪物糾纏,結果便導致泡沫經濟的災難降臨》】

“但是隆史先生卻大膽地以真實姓名發表文章。也許是認為以匿名的方式持續進行批判有違高尚的品德吧?或者他想在以自己的方式做個了結之後再去擔任官職……事到如今,已無從查證了。”

【《在泡沫經濟崩壞將經濟系統逼入死巷,邊野古毀滅撼動安全保障存立的現在,日本才應該要表明自己獨立的態勢。然而結果卻是什麽都沒有改變,這也都是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日本這個國家是什麽?”、“以何者為優先?以何事為傲?”有著可以廣布世界的明確邏輯》】

“英和就利用這個機會接近隆史先生。時間是在強奪‘那個’之後。當時還沒有查出強盜集團潛伏的地方,但是,才剛剛和民基局長決裂的英和非常清楚孤立無援的他們會走到什麽下場。潛伏地點的曝光、長期窩居的結果不支倒地的部屬們……據推測,他之所以按近隆史先生是為了將擁有防大學生的頭銜的人卷進事件當中,企圖擾亂搜查工作。”

【《因為冷戰結束而失去“反共的不沉的航空母艦”這個可資遵循的方向的現在,國防問題也被迫面臨一個分歧點。執著於維持必須不斷創造假想性威脅的日美安保條約形同梶本政權所提倡的日本型系統的復活,導致之前的不負責任體質持續下去》】

“站在非公開性組織的立場,我們DOS一直遭到來自其他公安機關的責難。如果自己人……也就是同樣是防衛廳內部的人參與了事件的話,警方會要求公平搜查,一定會傾全力將我們排除在外。這是一種無聊的勢力範圍爭奪,但是結果卻讓我們彼此看不清事實,鈍化我們的搜查進度。自殺的海幕人事課長也是因為我們采取了不讓櫻那邊的人……也就是警方發現的監控作戰方式,以至於沒能進行萬全的調查所導致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