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授一席話(第6/6頁)

“怎麽啦?”亞德利問。

“那可能嗎?”埃勒裏咕噥著,“不……太巧合了。而且無法證實。以前我曾一度想到——”他拖長了聲音,甚至沒有聽到亞德利的問題。教授嘆了口氣,重新拿起他的煙鬥。好長時間兩個男人什麽也沒說。

兩個幾乎全裸的人就那麽呆坐在安靜的露台上,突然一個年老的女黑人啪嗒啪嗒跑進來,發光的黑臉上帶著憤慨的表情。

“亞德利先生,”她用輕柔的抱怨聲說,“有人想要闖進來。”

“是嗎?”教授吃了一驚,丟開了遐想,“是誰?”

“那個警官。他像是喝醉了。”

“好吧,讓他進來。”

沃恩不一會兒便闖了進來,揮著一張不紙片,激動得滿臉通紅。“奎因!”他大聲說,“重大消息!”

埃勒裏兩眼茫然地挪挪身子。“是嗎?哦,你好,警官。你這是得到什麽消息了?”

“讀讀這個。”警官把那張紙扔到大理石地面上,在池子邊坐下,喘著粗氣。

埃勒裏和教授互相看了看,然後一起看向那張紙。這是一份來自牙買加的電報。

今日在此入港,聞布雷德死訊,立赴紐約。

簽名是:斯蒂芬·梅加拉。


[1]Alors,法語,“再見”。

[2]ad nauseam,拉丁語,“令人作嘔地”。

[3]ergo,拉丁語,“所以”。

[4]也稱“反證論法”,為了證明某一命題之真而證明對立面之為謬的方法。

[5]半結,一種容易解開的簡單的結。

[6]水分子的化學式,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7]恒河水出了名的渾濁,亞德利用此比喻他已經被案情徹底搞糊塗了。

[8]位於美國中西部,首府是春田市。芝加哥是伊州最大城市。

[9]猶太教和基督教《聖經》故事中的“天賜食物”。據說,猶太人離開埃及前往迦南時,在曠野絕糧,得天降食物,白色,猶太人不識,相互問“嗎哪”(意即“這是什麽?”),故名。

[10]一戰後建立於南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六個各自獨立的加盟共和國組成。一九九二年至二〇〇六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人之外的各民族紛紛獨立建國,此國家逐漸解體,南斯拉夫也隨之成為歷史名詞。本書寫於一九三二年,此時黑山已並入南斯拉夫。二〇〇六年,黑山正式宣布獨立。

[11]石棺,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等國使用的石棺和赤陶棺。埃及石棺用來保護木乃伊,上面常飾有門窗圖案和人頭雕像。一九二二年英國埃及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1361—1352BC在位)的陵墓,墓室完好,內有金棺、法老木乃伊和大量珍貴文物。

[12]位於美國東南部,首府是納什維爾。

[13]即間接證據。在英美證據法中,行為人所造成具有價值的情況,必須具有必然性才能成為定罪依據。

[14]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布拉姆·斯托克(1847—1912)所著恐怖小說《德拉庫拉》中的吸血鬼之王。

[15]西方迷信認為,吸血鬼懼怕十字架、大蒜和陽光,也可用木棍擊其頭或刺穿其心臟消滅它。

[16]拉丁語,“十字犯罪”。

[17]聖安東尼(251?—356?),古埃及隱修士,傳為基督教古代隱修院的創建人。

[18]上飾圓環的T字形記號,在埃及以此象征生命。

[19]意為“丁(或T)字形十字架”。

[20]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十八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傑出的啟蒙主義者。

[21]拉丁語,意即下文所說的“知識太多帶來的是全然無知”。

[22]泰倫斯(186?—161BC),古羅馬喜劇作家,奴隸出身。

[23]希臘神話中以肩頂天的巨人。據傳說,其住所化成了非洲的阿特拉斯山,該山支撐天空。

[24]希羅多德(484?—430/420 BC),古希臘歷史學家,被稱為“歷史之父”。

[25]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83—1553),法國諷刺作家,代表作為《巨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