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謊言(第5/7頁)

在小教堂舉辦婚禮後,時雨開始了婚後生活。

影森的父母已經去世,他是獨生子,所以只有幾位親戚和公司的朋友來參加婚禮。大家都異口同聲誇獎他既優秀又誠實。雖然結婚致辭沒有浪漫的回憶,但也讓時雨很高興。

時雨的老家在外地,只有父母、弟弟及公司的幾位朋友參加了他們簡樸的婚禮。但是,時雨非常滿足。

影森比時雨年長,所以時雨掌握了新婚生活的大權。特別是夫妻生活,經驗豐富的時雨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欲望,主動引導影森,影森也很配合。

影森不愧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從時雨那兒學到的第一次性體驗後很快就熟練起來,有時超過了老師時雨。

(根本就不笨嘛)時雨在心裏說。和影森在一起,時雨重新審視自己以前的戀愛經歷。

剛認識影森時的直覺是錯誤的,以前每次失戀都是因為憑外表來判斷男人。

新居在私營鐵路沿線的公寓,正適合新婚夫婦居住。周圍環境清凈,離車站也很近,正適合夫妻都工作的年輕夫婦。影森正像當初介紹的那樣,每月的工資都交給時雨,時雨對這一點很滿足。

婚後,時雨注意到沒有丈夫的親戚或朋友的音信,時雨的親戚和朋友因為他們是新婚。也沒有打攪他們。

第一個來新居探望她的是時雨公司的同事高橋麻子。時雨和麻子都在某家大電視台的接待課工作。

那天,影森因公務正在外地出差。麻子饒有興趣地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新居。

“你們家像畫裏畫得那樣幸福啊。”觀察完後,麻子羨慕地說。她還是獨身。

“是啊,我也覺得很幸福。但是還有點不適應。”時雨說。

“不適應?”

“是的,3個月前還完全是陌生人,現在卻成了我的丈夫,以後還要作為人生的伴侶生活在一起,我都難以相信。有時會突然覺得,這個人真是我的丈夫嗎。”時雨說。

戀愛是結婚的前奏,他們幾乎沒有經歷過戀愛而直接步入婚姻生活,對婚姻生活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

如同超音速飛機突然降落給人以時差的感覺一樣,還暫時不適應二人世界。

夫妻在身體結合在一起的同時,性情等因素也會相互影響,會產生排斥感和不適感,當然也會體驗到戀愛時沒有的新鮮感。

“說到畫,我倒覺得結婚典禮上你丈夫那邊的致詞有點怪,好像照書宣讀一樣,特別流暢。”麻子說。

“真的啊。”麻子這麽一說,時雨也恍然大捂。她只記得來賓那流暢的致詞,卻回憶不起任何致詞的內容。

“我仔細聽過,你丈夫那邊的來賓全都是誇獎他的話,沒有一點細節。聽完之後,會覺得你丈夫是非常優秀,但是不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比如兒童時代怎麽樣啊,大學時代怎麽度過的啊,現在從事什麽工作啊,一句都沒有介紹過。”

麻子的話讓時雨心頭一震,隱藏在內心的茫然感被麻子道破了,事實也是如此。

影森那邊的來賓沒有介紹過一句關於影森的生活經歷,除了結婚介紹所的簡歷,她幾乎是對影森一無所知。

夫妻就是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在一起共度人生,不了解以前的經歷也是很平常的。

一對夫妻結婚後,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過程中會逐漸地相知相融。比起婚前的經歷來,當然是婚後的一切更重要。這麽一想,對那些事時雨也就不太放在心上了,但是對丈夫的過去一無所知畢竟給時雨留下心結。

影森不說,時雨也沒有追問。似乎影森不想讓時雨了解他,而時雨也不想探究下去了。

麻子的無意識的話語是坦率的,同時似乎在指責時雨的麻木態度。人類既然在社會上生活,必然有屬於他的人際關系。而從影森的周圍卻全然感覺不到這些。

和麻子對照本宣科結婚致詞的感覺一樣,結婚典禮上丈夫那邊為數不多的親朋好友看上去很虛假。

婚後,沒有任何關於他的同事的跡象,沒有電話,沒有信件。如果不能親自來拜訪新居,至少也得通過電話、明信片等來祝賀,甚至沒有一個公司的業務往來電話。

時雨漸漸多疑起來,難道影森沒有任何的人際關系嗎?但她又不能向丈夫詢問這個懷疑,因為影森似乎在回避著妻子。

如果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短,就不要急於公開自己的秘密和不信任,這樣才能保證夫妻生活圓滿。把自己的一切和盤托出,有時就是把自己的心理負擔強加給對方。

現在還不到時候,以後的道路還很長。時間久了,即便是默默無語,夫妻也會心有靈犀。時雨這樣安慰著自己。

這時發生了一件不能讓她繼續沉默下去的事情。

時雨婚後依然在電視台工作,影森也希望如此。一天外出辦事,正好路過他們舉辦婚禮的教堂。他們雖然結婚的時間並不長,但時雨卻感覺好像是很久以前的是事,所以她決定順便去教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