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鑰匙身份(第2/4頁)

“為什麽這麽說?”

“會不會是有什麽原因必須把屍體放到‘MKII’車上去?”

“會是什麽原因?”

“當然還是推測啊,我見到的那位教授說寶馬車的人從‘MKII’車上搶走了皮包。”

“是嗎?”

“那個皮包裏會不會是裝著暮坂武雄的3000萬?”

“啊!”

大上一下子驚呆了。這個過於大膽的假設使他一時不敢盲從。

“撞車的地點離暮坂武雄病死的地方不遠。‘MKII’的人搶走了3000萬逃走時和水間的寶馬車相撞。趁撞車造成兇手昏迷的時候,淺川和軍司從‘MKII’車中搶走了3000萬開著寶馬車逃跑了。而且作為‘答謝’,他們把宮地杏子的屍體又放到了‘MKII’的車上了。不久清醒過來的兇手肯定嚇了一跳:3000萬日元沒了,車上又多了一具屍體,只好棄車而去。”

“也只能這麽解釋。不過兇手幹麽扔在路上呢?隱藏了屍體不是危險性更小一些嗎?”

“這是非常殘酷的想像,當時宮地杏子一定還活著!”

“活著?!”

大上聽著牛尾的推測驚訝的嘴唇都發白了。

“或是處於瀕死狀態,或是回光返照吧,不管怎麽說她還有一口氣。弄不好她活過來就會暴露了兇手,那麽那3000萬日元的‘偷盜’罪還會加上一條‘傷害罪’。於是這個人就扼殺了杏子的最後一口氣。”

“可是兇手在昏迷時那3000萬日元已經被人搶走了,是不是開寶馬車的人幹的?”

“事到如今你怎麽還弄不明白?兇手搶了3000萬,車被撞後自己昏迷,醒過來後錢沒有了可又多了一具屍體或是快要死的人,兇手的腦子肯定都亂了!”

“這是你的想像,不過我認為也只能這樣推測。那另一點呢?”

“那輛寶馬不是水間的車,‘MKII’也不是搶走了3000萬的兇手。只不過是偶爾碰巧在3月24號夜裏這個時間碰上了。同一天夜裏行駛在都市的寶馬和‘MKII’不計其數。我認為教授目擊到的這兩種車與這些案件都沒有關系,寶馬沒有從‘MKII’車中搶走3000萬,也沒有把屍體放進車裏,就是這樣。”

“牛兄,你真這麽認為嗎?”

“我會這麽認為嗎?寶馬和‘MKII’相撞的地點,離被偷車的港區的公園、暮坂武雄死的澀谷公園那麽近,加上和人體那樣大的包,被搶走了皮包的‘MKII’車,這麽巧合的車輛可是沒有幾輛吧?只是在搜査總部裏沒有幾個人這樣認為!”

“我也有同感。”

新的“MKII”車的出現,使大上一下子振作起來了。

牛尾和大上的發現在搜査總部又引起了一陣波瀾。就像牛尾預料的那樣,有人反對說沒有關於寶馬與“MKII”車相撞的資料,不好認定此事的真偽。

但是贊同前年3月24日夜裏目擊者證詞的一方占了上風。盡管這個目擊證詞遲到了兩年。

由於事件過去了兩年,調査起來希望渺茫,但撞車後一方陷入了昏迷狀況,說明“MKII”的傷勢很重。而實際上,第二天發現的那輛寶馬車傷得也很明顯。

如果采取了現場脫落的殘片等樣品,還是可以馬上判明車種和査到車主的。如果能證明那輛寶馬就是水間的,那就更有意義了。也許根據這些報告附近還會有目擊者呢。一旦有人記住了那輛“MKII”的車牌號碼,說不定會順藤摸瓜找到宮地杏子的下落呢!

搜査總部頓時有了生氣。但事件是兩年前發生的,當時的一切痕跡肯定蕩然無存了。風雨及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以及人們記憶的淡化,住戶的更替,征地拆遷,等等,一切的一切都難以恢復到當時的狀況了。

因此進行調査非常困難。尋找當年的目擊者如同大海撈針、沙漠找水一樣困難。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從一戶一直抗拒不搬遷的“釘子戶”那裏得到了意外的報告。

“不知道與那個事件是否有關,當時半夜裏看到一只野狗叼著一個什麽東西大聲狂吠著。那是前年的3月25號早晨,因為是老爺子的忌日,所以記得沒錯。”

“叼著什麽東西?”

“一串鑰匙。不知道是什麽鑰匙,我以為是老爺子托神從那個世界送來的打開百寶箱的鑰匙,所以一直等著托夢告訴我,於是就留下了。”

“留著呢?!”

搜査人員興奮地幾乎要跳起來。於是征得這家住戶的同意,取出了那串鑰匙。雖然不知道這串鑰匙來自什麽地方,但這是一串沒有孔的電子鑰匙,有點兒像汽車上用的鑰匙。

但還不知道這串鑰匙和3月24日的“可疑事故”有沒有聯系,不過它畢競是一條狗在25日清晨從現場叼回來的。

“值得注意的並非一定是從事故現場叼回來的。”

有的人也提出了這樣的悲觀看法,畢競是個收獲:也不能否認是從現場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