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換嬰參與者(第3/3頁)

“消毒的氣味?”

“馴鹿澤渾身散發的一種沖鼻氣味——象是醫院裏的氣味或者甲酚氣味。”園池老伴小心翼翼地插嘴說。接著園池又補充道;

“馴鹿澤的夫人當時二十七、八歲,生得嬌小玲瓏,惹人喜愛。可是由於丈夫身上有了那股氣味,妻子竟不肯同房。為此,馴鹿澤常常暗暗地發牢騷。”

“單憑這消息氣味就能斷定是岡本班嗎?”

“這個嘛——有的時候,晚上人都睡了,夜深人靜,鄰家的房門被敲得又急又響。每當岡本先生不在的時候,隊長閣下就非派人來叫馴鹿澤不可。在盛夏時,下了班,邊乘涼邊對奕圍棋,馴鹿澤身上就傳來陣陣消毒味。由此可以推測他是岡本班的技術員,而且他工作時從早到晚都浸在消毒液中。”

“夫人竟不肯同房,可見這股氣味不小啊。”

“消毒氣味好比是‘731’人員共有的‘隊志’,只是在馴鹿澤身上散發得更厲害。他一天要洗三次澡,上班時一次,下班時一次,晚上睡前再洗一次。”

“您知道這位馴鹿澤的下落嗎?”棟居提到了問題的核心。

“停戰時,我和他坐同一列火車撤退,上船後就分開了,回國以後就斷了聯系。”

好不容易抓住的線索,到此又斷了。

“知道他的籍貫嗎?”棟居不甘心,盯著問。

“聽說他家祖先曾向將軍交納過鹿角,並得到‘稱姓帶刀’的榮譽。但是籍貫在何處卻沒有聽人提到過。”

以上這些情況,棟居已經從三澤那兒聽到過了。

“平日同您閑聊時,沒有漏出一句家鄉的地名嗎?”

“他說過年輕時愛好登山。”

“山?什麽山?”

“不外乎是穂高啦,槍啦,赤石嶽啦。”

棟居馬上想到,去美潭溫泉時,神谷也說過愛爬山。

“好象都是信州的山啊。”

“不錯,是信州的山。馴鹿澤平時經常說‘すら’①,如‘そうすら’(大概是這樣。)、‘明日もアベ天気すら’(明天大概也是好天氣。)。”

注:日語裏有一種表示推斷的助動詞,該詞是這種助動詞旳變化形式,屬於方言。——譯者注

“‘すら’這個詞是長野、山梨、靜岡一帶使用的呀。”

“馴鹿澤的夫人是東京人嘛!”園池老伴又插了句話。園池和棟居將目光移向她。

“她說一口好聽的標準音①,不帶一絲鄉土話。據說寺內元帥是她的遠房親戚。”

注:現代日語以東京地方的發音為標準。——譯者注

所謂寺內元帥,大概就是“二、二六事件”後登上政治舞合的寺內壽一,日中戰爭中他是華北地區日軍司令官。

“我要了解的不是他夫人的家鄉,而是馴鹿澤本人的家鄉,太太有什麽線索嗎?”棟居說。

“這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她說,她丈夫愛吃蕎麥面條。”園池的老伴知道的僅此而已。此外,還了解到這位技術員叫“馴鹿澤英明”。

愛吃蕎麥面、穗高山、槍山、赤石嶽、奉獻給將軍的鹿角、鹿多的地方、方言すら。這些都是判斷馴鹿澤出生地的一把把鑰匙,棟居思考會怎樣用一個鑰匙圈把它們串起來。

第三節

查找馴鹿澤家鄉的所有線索都分析了,還是無濟於事。正在此時,園池打來了電話:

“喂,棟居先生嗎,馴鹿澤的住址找到啦!”園池興奮得來不及寒暄,迫不及待地把他的重要發現告訴棟居。

“找到了?!”

“您離開我家後,我就逐個給長野一帶的‘731’朋友打電話,終於了解到在南信濃的裏面有個姓馴鹿澤的村落,那一帶的人全都姓馴鹿澤。準確的地址還來不及查,先打電話告訴你。”

“行了,地址我去查,您可幫了大忙啦!”棟居放下聽筒,心想園池要回想起那麽久的老同事,一個一個地打電話,還真不容易。電話費也得付不少吧。

棟居馬上查地圖,棟居的視線在地圖上掃獵,驀然,視線停止在某一點上了。他驚異地發現南信濃村的北面競標著“大鹿村”的地名。園池說的是南信濃,而不是南信濃村。而且大鹿村也屬於南信濃地區。

棟居直接掛電話給大鹿村村公所,詢問有沒有馴鹿澤英明的戶口。如果有戶口就意味著找著了他的住址。

“本村姓馴鹿澤的人都集中在鹿鹽一帶。但是沒有馴鹿澤英明的戶口。”

“沒有戶口?”好不容易查到的線索又完了。

“不過,鄰近的上村和南信濃村也有姓馴鹿澤的人,那兩個村子很久以前是從我們這個村子分出去的。”

“南信濃村也有?!”

“請您問那兩個村的村公所,萬一沒有的話,說不定就在我們村了。”

為對方的話所鼓舞,又撥動了撥號盤。終於查到啦!——南信濃村有馴鹿澤的戶口,他住的地方叫“木澤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