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八嶽山行(第3/5頁)

貴久子首先想到了海。把蠟化的屍體沉入茫茫的大海,那是少女多麽合適而富於詩意的墓地啊!但是,這需要有許多難以辦到的條件和適宜的環境。如果身體不能很好地蠟化,被海裏的魚類和微生物侵蝕,腐爛,而變成一塊腫脹的臭肉屍體隨波漂流,那就太可怕了。她終於放棄了海。

貴久子又想到了山。她回憶起學生時代跟同窗好友在暑假去上高地(地名)遠足時的情景。站在碧波蕩漾的梓川河畔,擡頭仰望,莊嚴的穗高山上積雪皚皚。——“要是能葬身於那萬年不化的白雪之中,險峻的巖石就是我的墓碑,高山植物就是裝飾我墳墓的鮮花,四季的陽光、風雪都不能傷害我的屍體。就是偶然被登山者發現,由於冰雪的冷凍,我依然能象現在這樣年輕、美麗。”

貴久子正好處於富於幻想的年齡,或許把自己的死美化了,但她要死的決心是堅定的。

貴久子的父親是個教育工作者,在一所區立中學擔任校長,已快退休了。他只有這麽一個女兒,但家教很嚴。不過,這種家庭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嚴格之中難免有所疏忽。

他憑著教育工作者的聲名和業績,對“自己的孩子”往往比較自信。又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地位,常常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這樣不知不覺形成了父女之間感情上的鴻溝。同法官家裏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悲劇一樣,湯淺家裏也出現了程度和形式不同的悲劇。

女兒在同她公司的同事戀愛、並失身和遭到遺棄,現在準備去死的事情,他一無所知。

姑娘們一愛上男人,就會比陌生人更加疏遠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貴久子瞞著雙親,在暗自選擇自殺的地點。

到山上去死是定了,但因季節尚早,上高地那裏還不通汽車。沿著荒涼的小溪,步行走過開山前積雪的小路,無論如何是辦不到的。

貴久子放棄了上高地,而選擇了八嶽山。也是在學生時代,她和同伴們到盛飯山春遊。那山果然象盛滿米飯的一只碗,在山頂上,她初次見到了雄偉的八嶽山連亙的石壁,和那令人心曠神怡的寬廣山地。八嶽山給她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從東京到八嶽山只需幾個小時,鐵路直達山腳,下車後馬上就可以登山;而且,八嶽山的主峰高達三千米,其氣勢不亞於阿爾卑申斯山。

那時正是冬去春來,乍暖還寒時節。點綴著殘雪的巖峰拱衛著尖尖的火山口,同綠色的伏松林形成鮮明的對照。

能掩埋屍體的白雪遍地皆是。頂峰的周圍依次分布著伏松林帶、針葉林帶、山毛櫸林帶,形成了標明森林形態的條紋。散立在荒涼山峰上的落葉松和白樺樹一望無際,仿佛同天地溶為一體,伸向那無邊的遠方。貴久子當時曾為這壯觀的山景而陶醉。

“我的身體就要溶入那空曠的山峰之中了。”貴久子獨自登上中央線的列車,從新宿出發,在小淵澤站換乘小海線列車。到清裏站,她和幾個當地人模樣的乘客一起下了車。

若是周末,在這裏下車的會有許多城裏來的遊客。那天是平常的日子,而且也不到旅遊季節,所以一眼望去,下車的乘客中只有貴久子一人是城裏人打扮。

可能是對城裏人已司空見慣的緣故,下車的當地乘客連看都不看貴久子一眼,一個個出了剪票口各奔前程了。寒冷的山風吹過站台。貴久子象只迷了路的羔羊,木然地站在那裏。

她是坐早車從新宿出發的,、而此時已是暮色蒼茫。斜陽殘照,山嶺越來越暗。逆光照射下微微閃亮的山峰上,那白雪冷酷無情;聳立的山峰無比威嚴。它們好象在拒絕貴久子。貴久子想到自己一個人要去那山嶺深處尋找葬身之地,不禁有些不寒而栗。

她是抱著堅定的決心來這裏的,但當她站在這無情而荒涼的大山面前時,忽然膽怯起來。這不是對死的膽怯,而是為她葬身之地的那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神態而畏懼。過去在自己的記憶和想像中,她把這裏想像得太美了。

高原的車站是寒冷的。車站職員沒有在剪票口等待還停留在站台上的貴久子。貴久子走出無人管理的剪票口,穿過車站前寥寥無幾的房屋,向山裏走去。

寬闊的公路很快到了盡頭,眼前是一片遼闊的草地。一條小路穿過草地,沿著山坡緩緩上升。貴久子每前進一步,高聳、荒涼的八嶽山群峰也逼近一步,好象最後一次勸阻她走向死亡。

然而,貴久子的決心沒有動搖。八嶽山的拒絕,使她在感到戰栗的同時,又產生了一種非死不可的“責任感”。

因此,雖然沒有時間限制,但她一刻也沒有休息,毅然決然地以一種茫然而堅定的步伐,不停地沿著蜿蜒而上的小路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