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第4/4頁)

總裁的寶座只能坐下一個人。千頭攢聚在寶座的周圍,形成追求權勢的漩渦。在當今的政界,不攀附一個派別就將寸步難行:不僅在選舉時,不能從各派頭目那兒得到好處,而且在分配閣僚、政務次官、黨幹部等肥缺時,也容不得有自己主張的人,各派系的頭目分別在本派中培植親信。如果不從平日著手擴張派系,聯合其他少數派,瓦解多數派的話,他就你想登上總裁的寶座。為此,需要雄厚的資金,沒錢的頭頭手下無強兵,無論是堂皇政界還是流氓集團,統統如此。

這不只是權勢的角逐,而且還是與總裁寶座有切身利害關系的財界的一場火並。倘若執政的民友黨總裁換馬,財界也將發生變動。竭力維持現狀的一方和變動後可以大獲其利的一方,出自截然相反的目的,紛紛解囊用金錢為本派利益的代表者“輸血”。這樣,最終結果是由金錢的多少來決定勝負如何。雖然前田派浴血奮戰,但終於敗給有金崎撐腰的佐橋派。

此後不久,佐橋派獲得政權,繼前田之後,成為“保守主流派”,在眾、參兩院共占一百多個議席,成為民友黨最大的派閥。佐橋雄踞總理和總裁的寶座,政局穩定下來。可以說是實方門次給佐橋帶來今日的榮華富貴。佐橋上台後,實方門次先後擔任過政調會長和通產相,現任建設相。他在佐橋派中勢力最大,是將來最有希望的總裁候選人。

實方和金崎是同鄉,早在實方任新聞記者時,兩人就你來我往,自稱是“管鮑之交”。他與農務省聯系尤為密切,歷屆農務大臣都是他的密友或心腹。目前,只有現任農務大臣一人是異已派系成員,除農務大臣外,農務省的上上下下的重要部門,都是由實方手下的人把持。因此有人背地譏諷說,農務省名不符實,成了實方門次的“私務省”。

這樣一個實方門次,在倒賣和交換國有土地事件中,充當金崎和農務省之間的中人,是顯而易見的。

“好家夥,追到‘管鮑’的頭上了。我想,只要金崎露了相,實方早晚也得出場。”聽罷二科的介紹,那須若有所思地喃喃說。

“什麽?您說什麽‘灌湯包’?”年輕的下田還不知道“管鮑之交”這個詞。

“不是‘濯湯包’是由中國傳來的一個典故。春秋時代,有兩名齊國人,一個叫管仲,一個叫鮑叔,年輕時,兩人集資合夥做買賣。可是管仲卻私自拿走了剩余的收入,鮑叔知道管仲生活貧困,對此沒有非難一句。管仲感動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兩人終於成為莫逆之交。根據這個典故,人們用管鮑之交來形容患難之交,友情如一。”

“不愧是警長,知道得真詳細。”下田欽佩地說。

“不,我是從二科那兒聽說實方冒了出來後,剛剛查過典故辭典。”

“查辭典也罷,沒查也罷,反正您知識淵博。我連這四個字兒怎麽寫都不知道,想查辭典也找不到頁數。您說,金崎和實方誰是管仲,誰是鮑叔呢?”

“我也不清楚。不過,關於他們還有一段趣話哪!”

“什麽趣話?”

不光是下田,在場的所有人都好奇地豎起耳朵。

“據說,實方在農務省的時候,曾受省內的瀆職事件牽聯,被投進拘留所。當時,不知是由於詐騙,還是其他的什麽原因,金崎也被關在拘留所等候判決。就這樣,兩人在拘留所結下了管鮑之交。”

“這麽說,是蹲巴籬子的難兄難弟嘍!嗯,的確是患難之交,生死與共哩!”

下田的一番話,惹得哄堂大笑。不管怎麽說,實方這位大人物被列為懷疑的對象,他既是現任閣僚,又是首相的左膀右臂,堪稱親信中的親信,也可以預想到因此而來的壓力,偵察必須格外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