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剖析

《腐蝕》原名為《腐蝕的結構》,是當代日本新社會派推理小說著名作家森村誠一的代表作品之一。1971年至1972年發表後受到文壇內外的重視並獲得了推理作家協會獎。1974年作為單行本問世,至1978年5月成為連續發行二十五版的膾炙人口的暢銷書。這部作品不僅使六十年代末期開始蜚聲文壇的作者一躍成為新社會派的“旗手”,而且成為該派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現實意義的重大主題,精湛新穎的藝術構思,跌宕奇特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引人入勝的景物描寫,饒有興趣的邏輯推理,使這部作品羸得了廣大讀者的贊譽。

六十年代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隨著工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工商業界的競爭、壟斷財團對中小企業的吞並活動空前激烈,政界要人、政府官員與財界勾結,貪汙受賄、營私舞弊時有所聞。在“經濟繁榮”之中出現了種種矛盾。《腐蝕》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日本社會問題。

《腐蝕》是一部兵有深刻思想意義的作品。它之所以深刻,是因為這篇作品揭示出日本的社會結構是個“腐蝕的結構”這一關系著日本億萬人民生活命運的重大問題。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刻畫了三種類型人物,它的中心主題是通過這三種類型人物的思想行為和遭遇展示出來的。

第一類人物是由大政客名取龍太郎、資本家土器屋貞彥和壟斷財團大資本家代理人本田義和這類社會上層人物構成的。名取龍太郎是作者揭露得最徹底的一個腐蝕者的形象。

名取龍太郎是個按照升官圖往上爬的官迷心竅、野心勃勃的政客,他已經爬上了國會議員、執政黨黨閥和派系頭頭的地位,正想爬上下屆總裁的寶座,當上當朝一品總理大臣。他從官場中得出個結論,也是他的信條:要想升官,就得有錢作支柱。因此,他不擇手段地去抓錢。

作者通過娶妻、嫁女、殺婿等情節和一系列幕後活動的繪影繪聲的描寫,淋漓盡致地暴露了這類野心政客的醜惡嘴臉。

腐蝕者中具有代表性的另一個人物是土器屋貞彥。他雖是個自負而有幹勁的人,想用一手伸進國防廳作禦用軍火商,一手伸進信和鋼鐵公司作經銷商的辦法來迅速扭轉土器屋產業公司的危機,結果是危機不但沒有避免,反而搭上了自己的一條性命。而土器屋產業公司同信和公司的競爭,則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成千上萬個中小企業同又恢復了元氣的壟斷財團競爭的一個縮影。它形象地說明了,土器屋公司這類中等企業同實力雄厚的壟斷資本競爭,無異於小魚在鯨魚嘴前爭食,注定了連自己也要被一口吞噬的命運。

國防廳官員中橋與和平政經新聞社職員松尾是兩個被腐蝕而又是腐蝕者的工具的典型形象,他們是作品中的第二類人物。

我們從這些人清楚看到資本主義社會上層人物之間根本沒有友情、愛情和親子之情,而是陰險、冷酷、兇殘、爾虞我詐、唯利是圖,互相把對方當做達到自己目的的一個工具。名取龍太郞反對親生女兒和義子戀愛,並非出於倫理道德,而是把親生女兒當做高價才能出售的商品;土器屋貞彥和冬子結婚,並非出於真正愛情,而是為了充分利用“老泰山”這個有權勢的政客;土器屋之所以不惜血本去賄賂中橋,是想叫中橋給他打開一條作國防廳禦用商人之路。當然,任何商品的使用價值都是有限的。松尾、中橋這兩個奴仆、爪牙殺害了土器屋、雨村,為吞並土器屋產業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後失去了使用價值,就被“象一雙舊草鞋似的”一腳踢開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金錢如同一塊巨大磁鐵吸引著人們,腐蝕著人們的靈魂,支配著人們的行動,成為人們衡量行為價值的準繩。的確,在他們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關系了”(《共產黨宣言》)。

另一方面,作者以同情和贊美的心情著重描繪了三個拒腐蝕者的形象。

正直、年輕有為的原子能科學家雨村征男是個埋頭於科研,一心想用科學造福人類的人。他不願用自己的巨大科研成果作為商品和資本家交易,更反對制造殺人武器。他潔身自好,抗拒腐蝕。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正直的科學家不過是“下蛋的雞”只能下蛋,而“無權過問用下出的蛋做什麽菜”。沒有自由,不能自主。他們的理想同這個社會現實存在著深刻的矛盾,既不能與這個齷齪社會同流合汙,但又無法擺脫,這就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

雨村之死說明,由野心的大政客和唯利是圖的大資本家勾結起來支配一切的社會制度是容不得一個正直的科學家生存下去並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的。雨村的悲劇絕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社會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