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沒有市民權的死者(第4/6頁)

牛尾想金了和夕子在新宿街頭偶然相遇的情景,那時她手提一個大旅行包,說去“出趟差”。

“哎,竟有這種事!這麽說,這照片是在那次旅行中拍的。大概是和她一起旅遊的男子拍的吧!是用帶日期顯示的相機拍的。”

聽了牛尾的說明,大上又審視起照片來。遺物中也有照相機。

“這地方真美,是哪裏呢?”

“有好幾張都是在同一地點拍照的。”

從照片上印著的日期和背景來看,在同一地點拍攝的照片有好幾張。

然而,那些照片的背景中卻沒有能顯示地名的標識和文字牌,好像拍攝時很慌張,拍攝者按快門時也有點晃動,焦距也有些模糊,只拍下了山巒和湖泊的極小一部分,所以從形貌中怎麽也判斷不出攝影地。只有一張拍下了遠處的三位男子,但距離太遠,把握不住其長相特征。那三位好像是偶然闖入鏡頭的,但遺物中沒有發現底片。

“若讓旅遊專家看看,或許能知道是在哪裏。”

“然而,知道這拍照地點又有什麽用處?”大上不理解牛尾為什麽如此注重拍攝地點。

“我對照片中全然沒有那男子感到不可理解。”

“其他照片也都是單人照嘛!”

“這是他和小姐一起外出旅遊呀,哪怕有一張也是好的呀!”

從去年8月21日相遇時的旅遊包大小來看,牛尾就覺得這次旅遊至少要在外面住上三四夜。

“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同伴。他是同應召女郎一起外出的,大概是秘密旅行吧!為了不給今後留下把柄,所以沒照合影。”

“有相互拍照的吧!”

“就是有,那男的也不會把照片給她。”

“其實,有還覺得另有一處蹊蹺。”

“另有一處蹊蹺?”

“就是沒有注明攝影地點。”

其他照片的背面都記有“在新宿禦苑”、“攝於銀座”等等。

大概是她不曉得旅遊地的地名吧!

“不過,也有標上熱海、箱根的照片。不知道正確的地名,也能大致標上地區名吧!寫上信州呀、木曾呀什麽的都可以嘛。其實,她還送我一件在松本買的禮物呢!”

“說來也是,其他照片確實都標有地名。”

“並不是她不知道地名,而是恰恰相反。”

“此話怎講?”

“就是說,因為她太熟悉那地方,所以不敢標明。”

“還有這種怪事?”

“那個男的帶她去她熟知的地方,所以我才對這位男子的身份感興趣。”

“也許這些名片中也有那男子的。”

住居搜查過了,但特定的男子仍沒顯山露水,也沒有能顯示出親戚朋友的信件之類。派出所的聯防手冊中也沒有記入籍貫、親屬等等。巡回聯防是派出所的外勤警察對轄區內居民家訪,謀求預防犯罪、防止災害、貼近居民的一種做法,目的就是依靠自發性的群眾協助,盡可能地收集到犯罪情報。其實,那只是表面文章而已,說穿了這就是一種巡查,其真正動機是要警察搞清每個居民的職業、生活環境、家庭成員構成、人際關系等等。

如果巡回聯防搞得徹底,不法分子就潛入不到大都會的人海之中。但是,巡回聯防不是一種強制行為。巖佐夕子就沒有提交巡回聯防卡,也沒有去辦理居民登記。

詢問過公寓管理人,方知道巖佐夕子是去年4月經房地產公司介紹到這裏來居住的。因為她支付了規定的預付金、押金、禮金(合同費)等,所以就將房子租給了她。這附近的公寓居住人絕大多數都是在新宿地區從事風俗業的,因此,住進時只要繳納規定的金額,業主並不刨根問底地了解居住者的身份等等。

居住者均在夜晚工作,他們之間幾乎不相往來,即使把異性帶到房間來,彼此也都裝看不見。不過,沒有人看到有男子到夕子家來。此外,也無人知道她在幽會酒吧工作。居住者個個都從事類似的工作。

在此之前巖佐夕子住在哪兒呢?這個疑案仍弄不明白。據她本人說,她與在西大久保公園內慘遭殺害的流浪漢箱守寅吉“前年來東京時,同乘一輛列車”,但卻沒說是哪月哪日。因為是在去年說的“前年”,那麽,她來東京已有三年了。

僅僅三年,那憧憬東京生活而同乘一輛車來的二人便相繼魂歸西天。箱守死去的時候還有位小姐獻花,而今她也去世了,卻沒有人獻花燒香。

這太悲慘啦!難道非得殺死這位在都會賣身的女子嗎?想到此,牛尾更增加了對罪犯的僧恨,不由得怒火中燒。

3

偵查工作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根據解剖分析,被害者的死因是頸部被勒導致窒息,死亡時間大概是9月13日零時至1時之間,生前死後均無情交的痕跡,亦沒吸毒,與現場鑒定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