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2/4頁)

久美子上午剛去過的南禪寺也在其中。還有銀閣寺、金閣寺與平安神宮。

久美子看著地圖,心想不如選一處僻靜的寺院度過這個下午吧。

不過,現在最貼近她心境的,是京都的郊外。那裏的寺院仿佛在呼喚著久美子。

地圖上的北面寫著大原、八瀨等地名。久美子看見了常在高中的教科書上出現的與《平家物語》有關的地名——寂光院。她有些心動。不過她也想去南邊看看。

如果坐明天早上的火車回東京,那她的自由時間就只有今天與明天。她在地圖下方看見了“MOSS TEMPLE”這幾個字。括號裏則寫著“KOKEDERA”。

苔寺。這個名字好像在哪兒聽過……久美子當即決定,就去這座苔寺。

“這樣啊……坐車過去大概三十分鐘左右。”她叫來門童問了一下,門童如此回答道。

“不過……”門童歪著腦袋,“我聽說那座寺院最近正在限制入園人數呢。”

“啊?是嗎?”

“是的,那些來秋遊的中學生蜂擁而至,還拔那些苔蘚,隨地亂吐口香糖,寺院為了保護苔蘚,就開始限制入園人數了。”

“那得提前申請才能進去嗎?”

“嗯,修學院是這樣,不知苔寺是不是也如此。我這就去問問。”

門童給前台打了個電話。

“好像不用提前申請。”他如此回答。

出租車駛出京都城區之後,就開上了渡月橋。

一路上,司機問久美子要不要順便去金閣寺看一看,可久美子想要在苔寺悠閑地待一會兒,便婉言拒絕了。況且她對金光閃閃的新寺院沒有興趣。有許多人聚集在橋墩觀賞嵐山的景色,她依然沒有下車。

開過渡月橋,出租車上了一條能看見田野風情的馬路。路上,出租車被一輛載著小舟的卡車超了過去。司機告訴久美子,那是專門用於在保津川上漂流的船,總是用卡車從下遊往上遊運。

從寬闊的馬路轉進山腳下的小道,兩旁滿是小小的料理店與紀念品商店。這裏也有很多團體客,停車場裏擠滿了車。司機說,他就把車停在這兒。久美子跟在人群後面朝寺院走去。觀光大巴在停車場等候遊客歸來,司機正和乘務員小姐聊天解悶。

走過一條小河,就是西芳寺的入口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兩旁是茂密的樹林。

這裏只有一條路,而且有很多遊人,絕不會迷路。走到盡頭就是寺院的本堂,門票也是在這裏購買。右側是庭院的入口。

久美子慢慢向前走。這兒的遊客比她想象中的更多,大家都是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她走得慢,很快就被眾人超過了。周圍的樹林很茂密,庭院顯得十分昏暗。蜿蜒的小路兩端都豎著木柵欄。柵欄外滿是苔蘚,就像一層蒼綠色的天鵝絨。柔軟厚重的苔蘚生長在樹木根部,看著看著,真想伸出手去撈一把。那些石頭的邊角也不怎麽圓潤,都是一個個銳角。這些巖石上布滿了苔蘚,猶如披上了安哥拉山羊毛外套一般。

小路沿著庭院彎彎曲曲地繞了一圈。在久美子正以為要走下坡的時候,卻變成了上坡路,然後才是下坡。唯一沒有變化的是隨時都能看見的池水,涓涓水聲不絕於耳。樹叢茂密的地方,如同傍晚般昏暗,而不茂密的地方就很明亮。就像多雲時陽光透不過來,而雲朵飄走之後就能看見太陽了一樣。在這庭院裏,一切都靜止,只有遊客走動。

難怪寺院會如此注重苔蘚的保護。那柔軟的苔蘚,真想捧起來放在臉頰邊蹭一蹭。照到太陽的地方閃閃發光,位於暗處的則呈現出深邃的色澤。有些地方的苔蘚厚度驚人。

庭院中有幾處小茶室。這是一座禪寺,茶室的名字也頗有禪宗的意味:琉璃閣、湘南亭、潭北庭、西來堂……池子旁豎著牌子,寫著“黃金池”。據介紹,該名出自《碧巖錄》。

中年男女們不時走進茶室休息,都是來享受庭院美景的模樣。

地勢最低的地方就在竹林旁邊。那裏也有一條小河,還架著一座小橋,不過上面攔著繩子,好像不允許遊人走上去。竹林是這一帶的名勝,和長滿苔蘚的庭院十分相稱。

久美子一邊走著,一邊享受包裹著自己的幸福。

久美子在竹林小橋附近站了一會兒,觀賞下方的小河。水質如清泉般清透。

遊人們沿著小路,朝斜面爬了上去。久美子在人群中看見了一位滿頭金發的外國婦女,她身旁還站著一位日本男性。她身上穿的西裝不像其他外國人那樣華麗誇張。那身衣服和她的頭發,久美子都有印象。在她身處南禪寺等候山本千代子的時候,曾有一群外國遊客前來觀光,而那位女士正是遊人中的一個。久美子對她身邊的男性沒有印象,可那位女士她絕不會認錯。她就是觀賞過南禪寺中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