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殺人犯的兒子(第3/6頁)

每天從早上五點開門到晚上十點關門,期間的進出車流幾乎都沒有間斷過。從集裝箱車到小型皮卡,整個物流倉庫區承載著天長市和外地所有的貨品往來。

而物流倉庫區北面的一塊三百平方米的區域,卻鮮有人問津。除了每月的例行檢查,平時也只是稀稀拉拉的人流進出。這裏是倉庫租賃區。本來活兒就輕松,所以只有三個保管員雙班倒輪流負責,工作也無非就是看看監控屏幕,或者就是隔幾個小時巡邏一次。

這裏和前面的裝載區幾乎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如果有人來提貨,那就另當別論了。

接班的老丁幾乎和所有不安分的男人一樣,不是好色就是貪杯。年齡大了,自然注意力也就慢慢集中到了杯中之物。一次兩次遲到,也就算了,次次遲到,王少陽再好的性子也會被逼瘋。

比如說現在偏偏又有人來提貨,看著一輛小型皮卡慢慢悠悠地在倉庫外面的坡道下停住了,王少陽嘟囔了句:“倒黴!”伸手從墻上取下一個最大的鑰匙圈,推開門走了出去。

現在是早上八點三十五分,這個開門提貨的活兒不該屬於自己的!

王少陽的心情糟透了!

帶著押運員走過長長的走道,最終停在了標號為327的倉庫門口,伸手擰開了門鎖。卷簾門被打開的那一刹那,眼前的景象讓兩人不由得嚇了一跳——一台三十升左右的冷櫃就放在倉庫的正中央。倉庫保管員王少陽和押運員面面相覷。

“你們什麽時候送來的東西?”王少陽皺眉,伸手一指,又拍拍登記簿,“保管費交了嗎?”

“別開玩笑,我們都半年沒來了,這冷櫃是誰的?”矮胖的押運員一頭霧水。

冷櫃沒有上鎖,王少陽大著膽子上前打開了冷櫃,押運員猶豫了下,最終也湊了過去。

打開冷櫃的刹那,寒氣撲面而來,一雙只剩下黑洞洞的眼眶正隔著厚厚的密封袋死死地瞪著打開冷櫃的兩個人。這分明就是一具屍體,一具幾乎只剩下骨架的深棕色的幹屍!

兩人對視一眼後,不約而同的一聲慘叫,轉身跌跌撞撞地跑出了327號倉庫。直到後來面對趕來的警察,倉庫保管員王少陽還是有點不太相信剛才被自己發現的是屍體。

他委屈地說:“一點都不臭啊,又怎麽可能是屍體,隨便死個貓狗了啥的也會有味兒的啊……”

聽了這話,做筆錄的警員聳聳肩,雙手一攤,面露無奈:“我只負責筆錄,這個問題,等下問法醫吧。”

法醫解剖室。屍體表面已經清洗過了,所有屍表所提取到的微生物證據被依次登記後,也早在兩小時前就被送往技術室檢驗。

屍體上布滿了刀傷……章桐心煩意亂。這是一具年輕女性的幹屍,年齡不會超過三十歲。

正常的屍體的皮膚是有彈性的,一經切割便會收縮。所以每次開始解剖前,章桐都會用記號筆在屍體皮膚上小心翼翼地標記上預定切割的地方,但是眼前這具在物流倉庫冷凍櫃裏發現的屍體的皮膚狀況實在太糟,接連換了好幾支記號筆,一點標記都沒有留下。

“章主任,怎麽會這樣?”在一邊觀看解剖過程的盧浩天小心翼翼地問道。

章桐沒吱聲,伸手拽過一把軟塑料米尺測定頸部右下方到肩膀再到肩胛骨的尺寸,然後折回測量另一側。她只能盡力而為了。

門被推開了,潘健托著裝滿試管的托盤,胳膊下還夾著一份薄薄的文件夾走了進來。經過盧浩天身邊的時候,他頭也沒有擡,只是哼了一聲就算作打過招呼了。

傻瓜都看得出潘健並不歡迎盧浩天的出現,但是為了工作,盧浩天也只能尷尬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章桐從工作台上拿過解剖刀和鑷子,開始工作。

她當然明白盧浩天最糾結的問題,因為不只是他,所有在現場時看到這具屍體的人都大吃了一驚。不然的話,剛碰了釘子的盧浩天是不會硬著頭皮來解剖室陪同屍檢的。

屍體已經呈現出木乃伊的形態,在法醫學上,它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幹屍。一般幹屍出現的前提條件是屍體急速喪失水分,微生物繁殖受阻,屍體皮膚隨之呈現出黑褐色的皮革樣化,全身軟組織幹燥萎縮變硬,體重變為死者生前重量的十分之一,幹屍就形成了。而它被發現的地點一般為大樓的頂樓或者幹燥而顆粒粗大的土壤和沙粒中,自然條件完全幹屍化則需要六個月至一年的時間。眼前的這具幹屍本身是完全遵循了演變的自然規則,但是讓章桐感到疑惑的卻並不是這個。

“死亡時間六個月以上,”她瞥了一眼潘健遞過來的檢驗報告,雙眉緊皺,回頭看著盧浩天,“盧隊,我更正一下,結合從屍體身上的密封袋中取到的蟲卵以及屍體本身穿著織物的檢驗判斷,她可能死了有將近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