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番外十大海

中原民族的特性注定它不是一個肆意擴張的民族。

本朝也不例外,自疆域穩定下來之後,國策轉攻為守,再也沒有開國之初那種銳意進取的朝氣,取而代之的是老成穩重的守成之君,久而久之,國朝重文輕武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連邊疆將領都得是進士出身才更讓人來得信服。

這次紹興之亂引起的震動很大,但後續討論應對策略卻並不順利,朝中普遍的主流聲音都認為勘合貿易實屬毫無必要,既不能給朝廷帶來多麽大的利潤,還會引來倭寇入侵騷擾,還不如將勘合貿易直接停掉,徹底關閉天朝與外界溝通的通道,這才是萬事太平,一勞永逸之策。

然而這樣的聲音雖然占了大多數,也並非沒有反對意見的。

其中之一,便是以唐泛等人為首的主戰派。

唐泛認為,堂堂天、朝,雖不好戰,可也不應怯戰,要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說白了,如今人家都欺負上門了,哪裏還有當縮頭烏龜的道理?

再者大明周圍有如屬國安南,附庸朝鮮等,若是遇事則退,這些附屬國又會如何看待大明?大明國威又何在?

太、祖收復漢家河山,永樂天子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這才過了多久,大明當年橫掃千軍,將蒙元趕回草原的氣魄呢?

現在關閉國門,固然可以圖一時安逸,但萬一將來倭寇之禍彌烈,難道還要一直龜縮不出麽?就算不為眼下計較,也該為百年後代子孫著想罷?要知道宋時海上貿易遍及各國,為宋朝政府帶來了巨額利潤,為何我大明如今武力遠勝宋代,但雄心膽魄反倒遠遠不及了?難道蒙元那一百多年的統治,將我中原子民的膽子也給打小了?

這番話雖然慷慨激昂,但反對的人並不在少數。

許多人過慣了安逸日子,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唐泛提出的所謂雄心膽魄嗤之以鼻,又認為天朝物產豐饒,何必走海上險路,去跟升鬥小國爭那等魚米之利?

更何況造船耗資巨大,當年三寶太監七下西洋足以證明一切:這七次遠航非但沒能為大明帶來什麽利益,反倒往裏賠了不少錢,甚至有人覺得,永樂以後之所以國庫日益萎縮,跟當初皇帝堅持要下西洋也有莫大關系。

還有,如果耗費人力物力去跟倭寇打仗,打贏了不見得多麽長臉,要是打輸了,那才是大大的丟臉,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不管不問,直接關閉國門,像太、祖皇帝規定的那樣:片板不許下海,這才是萬全之策,祖宗成法總歸是沒錯的。

甚至有人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認為唐泛之所以主戰,跟他現在主管兵部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一打仗,兵部可以從中漁利,得到更多的經費不說,地位也能由此得到大大提高。

唐泛一一反駁了這些觀點。

首先,打仗肯定要有所付出的,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不能光想著天上掉餡餅。國雖大,好戰必亡,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大明如今並非主動在進行一場無道之戰,恰恰相反,是別人打上門了,擄我百姓,劫我錢財,若不再自衛反擊,只會被視為軟柿子一般柔軟可欺,以後這樣的事情依舊會頻頻發生,國門一旦關閉,所有人都認為從此安逸而忘記危機,久而久之必然連戰如何去打都忘記,到時候還是會被人欺上門,再說這一次還有不少百姓被倭寇擄掠到海上去,難道那些人都就此不聞不問了麽?

其次,勘合貿易非但不能徹底關閉,反倒應該更為開放,有鑒於前宋海上貿易帶來的巨額利潤,武力更加強盛的大明完全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太、祖皇帝雖然有片板不許下海的規定,可那是針對民船而言,要知道在那之後,三寶太監也同樣七下西洋,官方貿易並未停止,祖宗成法之說大有變通之處,嚴格說來並不存在絕對的禁令。

而且就算現在官方禁止民間貿易,也依舊有不少民船私自出海,謀取利潤,正因為海禁,這些民間的盈利,官方並未得到一分一毫,這才是巨大的損失。堵不如疏,與其放任這些非法私貿繼續進行下去,不如由官方組織起來,將其合理化,讓其繳納稅賦,這才是一舉兩得的長久之道。

唐泛並非一個人在戰鬥。

有許多人反對他,同樣有不少人支持他。

這些人包括南京太常寺少卿楊一清,太常寺少卿李東陽,侍講學士謝遷等。

如果說謝遷純屬友情支持好友,那麽楊一清和李東陽等人,則是從實際戰略意義出發的。

他們的觀點大體上與唐泛一致,都認為守不如攻,雖然造船與組建水師耗費巨大,但是後期收益完全可以彌補回來,如果能夠重現前宋那般海上貿易規模,則朝廷往後也就不必發愁每年國庫撥不出錢糧,天子也不必發愁內庫的錢財不夠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