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南印度(第3/3頁)

北條時宗聽了他的問題,也感覺有些頭疼,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之前,我聽日向座下的元平和尚說過,本地的印度教其實頗為精深,於思辨一道甚至比佛學更進一步,也難怪當地人篤信如此之深了。一般民人修來生而不修今世,對婆羅門和尚是言聽計從,若是被他們蠱惑,恐怕鬧起來不會小啊。”

跟著西洋公司和日本移民過來的,還有不少日向宗的日本和尚和天台宗的中國和尚。他們在古裏一帶開設佛教寺廟,把佛祖的教誨重新傳播到了印度次大陸上。有多少成果先不論,他們的存在至少幫助西洋公司對印度教有了更深的了解,畢竟佛教和印度教同樣發源於印度,有區別也有相似之處,和尚們的思維方式也更能對這個對手進行理解。

高川笑了一下:“你是怕那些婆羅門鬧事?”

北條時宗搖了搖頭:“他們再鬧,還能鬧得過火槍大炮?不過,我們西洋公司來這邊,首先是要來做生意的,而他們一旦抵抗起來,雖然在軍事上造成不了什麽麻煩,可生意也就做不了了。這麽算下來,恐怕就得不償失了。”

“有道理,”高川點點頭,“那麽你認為我們應該妥協了?”

北條時宗又想了想,說道:“這事也真像做生意一樣,有多少本才能賺多少錢。我們該怎麽做,還是取決於我們能在注輦國投入多少力量,而現在我們沒法把太多兵力一直耗在這裏,所以就只能先妥協了。不過,現在妥協,未必以後也需要妥協……”

他猶豫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據我觀察,注輦國的國體其實和日本很像,都是在底下有一個個的莊園,莊園裏面有一些民人種地,然後上面的強人只跟地頭收稅、征兵,不問莊園裏的事務。既然如此,那也好辦,現在先認了他們,等以後再一個個把地頭替換成我們的人就是了……”

印度的土地制度確實有類似的特點,這後來在莫臥兒王朝時期發展成為著名的“柴達明爾制”,一個柴達明爾就是一個大莊園,皇帝將其封賞給有功之人,莊園主要承擔稅賦。實際上這也是封建時期普遍存在的土地制度,畢竟在信息不夠發達的那時候,這算是最優解之一了。

有些諷刺的是,這種土地制度往往是外來統治者用得最好。因為在本土政權中,地主們很容易滲透到統治階級中,而他們怎麽會收自己的稅?時間長了,就使得地主階級人人自肥而中央政權卻沒什麽錢,因此也就沒法抵抗外來入侵者。而外來者變成統治階級之後,那可就不會給你客氣了,要是今年的稅收不夠的話,那就換人去收吧。

歷史上,英國人就是把封建的柴達明爾制發揚光大,變成了自由競標的包稅制,哪個包稅人出的價高就可以去當地主。這樣自由競爭之下,收稅效率達到了驚人的高度,甚至有些柴達明爾90%的地租都進了英國人口袋裏,每年英國在印度可以收取千萬英鎊級別的稅賦。而新興的包稅人階層也因此成為了英國人的堅定狗腿子,印度因此而成了大英帝國最重要的部分。

現在在東海人經營的關東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當年北條家死活收不上來的稅,此岸郡卻可以輕松收到——不交稅就換個地頭,誰敢不交啊?而新換上去的地頭在承擔更多稅賦的同時卻對東海人更忠心,原本他可是一點都分享不到地頭的好處的,現在再少也是有一點啊!

高川聽了他的話,開心地笑了出來,果然還是同行懂同行啊,封建制的注輦就得讓封建制的日本人來治嘛。“好,說得好,就該這麽辦!這下我心裏就有底了。既然如此……”

他又指著地圖右下角的一條河說道:“時宗,你們日本部這幾年也出力不少,既然如此,維拉爾河這一帶的土地,就分封給你們建國吧!國內事務,你們自己安排,每年按例給公司上繳一定的稅賦即可。嗯,既然在西邊,那就叫西瀛國吧!”

北條時宗聽了,眼睛都禁不住瞪大了起來,終於可以建國了!

維拉爾河在高韋裏河以南50-100km處,條件也不錯,但是臨近新崛起的潘迪亞國,高川把他們封在那裏,顯然是有讓他們擋住這個麻煩的意思。不過管他呢,有了自己的國家,難道還怕打仗?

驚喜過後,北條時宗連忙跪了下來:“多謝總經理成全,臣一定為東海和西洋公司看好西瀛國,收取稅賦、抵禦外敵,絕無二心!”

信你個鬼啊,高川心裏吐槽道,但是臉上依然笑呵呵的:“那就辛苦你們了。”

然後他又轉頭看向了地圖。南印度這麽大片大好的平原,還是應該多幾個封國,熱鬧一點才好啊,惡人也可以讓他們去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