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2/2頁)

就在吉爾杭阿收攏潰兵之時,秦日綱竟調轉兵鋒,自金山渡江北上,與瓜洲長毛會合,然後乘江北官軍疏於防範之機,猛攻土橋,突破官軍為圍困瓜洲長毛而構築的土圍長墻,連破虹橋、樸樹灣等官軍營盤。

江北官軍潰散,總攬江北軍務的欽差大臣托明阿逃往三汊河。長毛一鼓作氣,又接連攻下三汊河官軍營壘一百二十多座,托明阿只能率殘部逃往揚州東北的邵伯。”

孫五爺大吃一驚:“江北大營被長毛擊破了?”

“何止江北大營。”

韓秀峰輕嘆口氣,接著道:“秦日綱攻占揚州,搶到大批糧餉後僅留少量兵馬守揚州,率部殺了個回馬槍,打算自瓜洲渡江南返,因留守倉頭的長毛守將周勝坤被官軍所敗,南返之路被斷,於是果斷率部西進,其前隊迅速攻占浦口。

就在其大隊兵馬準備集結,打算由浦口渡江時,官軍收復浦口,秦日綱擔心被官軍半渡而擊,又率部返回瓜洲,在瓜洲休整了幾天,大舉渡江,攻占黃泥洲後乘勝猛攻高資,擬打通回江寧之路。

吉爾杭阿自鎮江九華山大營率兵去援,結果在一個叫做煙墩山的地方被秦日綱所圍。吉爾杭阿與之鏖戰五晝夜,中炮而亡。我巴縣同鄉江寧知府劉存厚護屍突圍,半路被長毛所截,戰死殉國。副都統繃闊投江,副將周兆熊戰死。”

巴縣歌舞升平,沒幾個人關心兩江的戰事。

孫五爺是真不知道這些,急切地問:“後來呢?”

“秦日綱乘勝追擊,先攻破九華山大營,緊接著再破京峴山官軍大營,解了鎮江之圍。然後放棄小茅山、九華山、煙墩山、黃泥洲等地營壘,經高資、下蜀、東陽、石埠橋退至江寧東北燕子磯、觀音門一帶待命。”

“向榮呢,向榮沒事吧?”

“向帥敗退丹陽,現在什麽情形我也不曉得。”韓秀峰揉了一把臉,接著道:“戰局急轉直下,在短短數月間,江北大營、江南大營相繼被長毛所破,據說在向帥軍中效力的內閣中書何恒也戰死了。我在泰州時的好友張翊國堪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不曉得打過多少次敗仗爛仗,每次都能有驚無險地撿回條命,可這次卻沒之前那樣的好運,也在江北大營被擊破時戰死了。”

“皇上究竟咋想的!”孫五爺放下茶杯,喃喃地說:“僧格林沁克復連鎮,生擒林鳳祥之後,皇上為何不命他率兵南下一舉蕩平長毛?反倒命其裁撤遣散幾萬兵馬,命其回京持服守孝!”

剿滅林鳳祥、李開芳等北犯的長毛後,皇上就下旨裁撤京師巡防處,命剛喪母的僧格林沁以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留京守制,只派西淩阿等人率部分馬隊分赴湖北、河南進剿長毛和撚匪,原本集結於京畿和山東的各路人馬不是命其各自回原駐防地,就是裁撤遣散。

仔細想想,朝廷似乎錯過了一個“犁庭掃穴”的好機會。

但韓秀峰不這麽認為,一臉無奈地說:“您老有所不知,皇上這麽做實屬無奈,一是朝廷沒那麽多糧餉,養不起那麽多兵勇;二是洋人以修約為由不斷起釁,隨時可能北犯京畿,皇上得居安思危,所以要把僧王和沒遣返裁撤那兩萬兵馬留在京畿。”

“洋人也在生事,洋人想趁火打劫?”

“要不是擔心洋人,要不是沒那麽多糧餉,皇上早命僧王率那幾萬大軍南下了。”韓秀峰長嘆口氣,想想又說道:“兩江戰事糜爛,貴州也好不到哪兒去,我以前跟您老提過的那個張之洞,他父親興義知府張瑛上個月病逝了。就在他父親張瑛病逝後的第七天,都勻府城失陷,張之洞的妻兄、署理都勻知府石均被賊匪捕殺,前都勻知府也就是張之洞姐姐的公公鹿丕宗自焚殉國。”

“湖廣呢?”

“湖廣也好不到哪兒去,不但武昌還在長毛手裏,連湘軍元老羅澤南都因傷重病逝於武昌軍中。江西更是慘不忍睹,據說半數以上州縣都被長毛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