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2/2頁)

“學生以為這並不矛盾,東翁您想想,要是一村一團那還叫團練嗎?”

曹澍鐘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不禁笑道:“那就又變回保甲了。”

“先將不安生不聽衙門招呼的那些團勇打發去貴州幫同官軍平亂,再將剩下的大團拆為小團,雖名為團練,實則為保甲。分而化之,以絕後患。”陳先生想想又感嘆道:“皇上派他回來幫辦團練還真是派對了人,要不是像他這樣洞悉民情、素諳地勢之人,還真想不出這麽個連打帶削之計。”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曹澍鐘恍然大悟,想想禁不住笑道:“他不是會練兵能打仗嗎,他不是說什麽本省之人不宜管本省之事嗎,那本官就讓他辦這個團練,讓他率各州縣的團勇去貴州平亂!”

“東翁,您把事情又想簡單了,不信咱們可以打個賭,他一定不會痛痛快快地答應辦這個團練,更不會痛痛快快地答應率那些團勇去貴州。”

“他想要錢糧?”

“不只是錢糧,其實錢糧倒是小事。”

“那又是為何?”

陳先生喝了一小口茶,意味深長地說:“曾國藩曾大人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您覺得他會重蹈覆轍嗎?‘一呼百應’這種事他是打死也不會幹的,像他這種簡在帝心、聖眷正濃的新貴也無需出這風頭,只要在老家服完喪並確保川東不會被貴州的那些賊匪襲擾,他到時候就能回京接著做官。”

“你覺得出省平亂的團練咱們辦,到時候請他幫著領兵怎樣?”

“這倒是個辦法,反正學生以為他一定不會做出頭鳥。”

“可他不出這個頭,咱們就師出無名,出省平亂之事就辦不成,”曹澍鐘頓了頓,又強調道:“他是皇上委派的團練大臣,也只有他才能名正言順地率團勇去貴州。”

“所以這件事得從長計議,總之,不能讓他覺得您嫌他在巴縣礙事,想趕他走。”

“這話說在點子上,我敢肯定他手裏就算沒皇上的諭旨,也能密折專奏上達天聽!”

“學生也是這麽以為的,不然皇上又怎會命他率十名文武官員回來,更何況他還帶回一百六十杆自來火洋槍和三千多斤火藥鉛子兒!那麽多洋槍不是誰想買便能買的,就算能買著要是沒大衙門的關防也別想就這麽運到巴縣,可見皇上是派他回來打仗的,至少是命他一邊丁憂一邊隨時做上陣打仗的準備!”

“可他說是請朋友墊銀子買的。”

“東翁,要說朋友,您的朋友不比他少,您覺得您的那些朋友能幫著買到這麽多洋槍嗎?”

“別的東西好說,洋槍還真不大好買。”

“這就是了。”

曹澍鐘想想又微皺著眉頭道:“他不但聲稱是托朋友幫著墊銀子買的,還說什麽請我去點驗,這又是何意?”

“這還不簡單,他這是打算把那些洋槍賣給您!”

“現在天下不太平,買倒是能買,只是買下之後他自個兒不就沒槍了,他手裏沒槍又拿什麽去打仗?”

陳先生心想你怎麽就轉不過這個彎呢,只能苦笑道:“大人,要是學生沒猜錯,他這是打算把那些洋槍和火藥鉛子兒賣給您,然後再請您把那些洋槍和火藥鉛子兒發給他去辦團練。”

“槍還在他手裏,讓我出銀子,這算什麽道理?”

“他要槍做什麽,他要槍還不是想保巴縣乃至整個川東的平安,皇上命他回鄉幫辦團練一樣是希望他能幫同您坐鎮川東,保川東平安的!”

“可剛才不是說要出省攻剿嗎?”

“一味地防堵只會防不勝防,換言之,出剿才是最好的防堵。”陳先生想了想,接著道:“再說那些洋槍便是留下,你是打算給那些不堪大用的綠營兵,還是發給保甲局的那些茶勇。”

“要是給綠營,估計用不著幾個月就會被那些丘八給賣了換酒錢,要是發給保甲局的那些茶勇,只會尾大不掉,說真的我還真不大放心。畢竟那可是一百多杆洋槍,不是一百多杆長矛。”

“所以說那一百多杆洋槍是好東西,可也是燙手的山芋,交給誰您都不會放心,還不如交給他。”陳先生沉思了片刻,又說道:“何況他說到底還是回鄉丁憂的,在四川呆不久,等到他服完喪回京時,他難不成還能把那些槍和他編練的那些勇壯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