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不可空談

宗元饒站出來反對陛下所說,那可不行。

江總當即說道:“殿試之後,這些考生終究要入朝堂或者外放,這些問題是他們很快就要面臨的問題,一縣之地往往難以施展,一郡之地正好可以讓其發揮,更何況陛下以此題目,考量的實際上並不是考生們治理郡縣的能力,他們固然沒有什麽經驗,但是也應該有個人的一些想法,縱然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頓了一下,江總又補充道:“若是墨守成規,那麽大漢永遠不可能向前進,因此陛下所考量的,實際上還是他們敢不敢想,只有敢想,才敢做,連這些想法都沒有,而或者想法都淩亂不成一體,那麽又如何能夠指望他們可以下定決心去做乃至於成功?”

這話說出來,宗元饒倒是一怔。

李藎忱也露出一抹笑容,這個江總,倒是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了,要說體察聖心,這個家夥的確是有幾分本事。

的確,如果這些人連想一想都不敢想的話,那之後讓他們進入地方,豈不是意味著他們更是連做的勇氣都沒有麽?

江總所說的,並非沒有可能。

宗元饒沉思片刻,終究還是微微頷首:“陛下所言,臣以為善。”

不管怎麽說,這也都是陛下的功勞,和你江總是沒有什麽關系的,就算是有我們也不承認。

對此,江總只是撇了撇嘴,有沒有關系他並不在乎,對於現在自己的身份地位,他還是心裏有點數的,想要繼續往上走是肯定不可能了,就算是李藎忱同意,別的朝臣也絕對不會同意,所以還不如就這麽守住自己現在的位置,坐穩這個位置,不需要自己再有什麽大的功勞,只要沒有什麽明顯的過錯就可以了。

你一個馬上就要告老的老家夥了,再怎麽冷嘲熱諷,某不在乎,你又能把某怎麽樣?大家都是六部尚書,可不見得你就能壓我一頭。

李藎忱徑直看向唐亦舜:“唐愛卿覺得此事不妥麽?”

唐亦舜急忙說道:“臣同以為善,但是臣以為單純只是這個題目的話,或許有些偏頗,畢竟朝廷選賢舉能,賢能之人不僅僅是要下放郡縣,肯定還有朝中朝外也各有需求,因此這樣類似的題目,臣以為應該再增設兩個,以考察考生應對不同問題的能力不說,還能夠從中判斷出來,考生到底更適合於解決哪部分問題,這樣到時候我們分派官職的時候,自然就能夠以此作為依憑。”

李藎忱登時撫掌笑道:“如此最好!”

“臣等附議!”宗元饒和江總當然也不傻,抓緊說道,同時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此時卻忍不住對視一眼。

沒想到倒是讓唐亦舜最後出了個風頭,這家夥不但這麽麻溜的表示贊同,竟然還直接就給陛下來了個“擴展選項”,要真的論察言觀色和把握時機,我兩個可比不上啊。

要不人家是都官尚書,而我們只是六部尚書嘞。

對於朝臣們之間的小心思,李藎忱看在眼裏,卻並不多說。

爭名奪利,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這種事情都要提點一番反倒是顯得李藎忱這個上司心思狹隘不會禦下了。

“切忌殿試之題,可切時政,研討時病,但不可空談。”李藎忱徑直說道,他更在意的,是殿試。

……

科舉對於大漢來說的確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實際上在之前就已經有那麽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子弟為了打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舊有制度而奔走呼號,希望能夠給寒門和世家子弟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為朝廷所用。

但是這種奔走在當時的政治大環境下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九品中正制就算是眾所周知的存在那麽多弊端,卻也是世家立命的根本,只要世家還在把持朝政,就絕對不會大公無私的將為官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

所以這些奔走呼號也很快就淹沒在濤濤歷史長河之中。

如今李藎忱已經把世家的力量根基,也就是鄉土人脈連根拔起,推行科舉制度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世家之所以為世家,並不是因為世家代代的傳承不斷,南朝開始的時候把持朝政的是王謝家族,之後又是劉氏、蕭氏,各個大家族層出不窮,並不是一個世家就能夠永久的在朝堂上占據一席之地,但是一個世家無論進出朝堂都不能被忽視,就是因為他們對鄉土人脈的把持,世家之所以能夠立足,正是因為他們占據著鄉間龐大的土地以及擁有眾多的鄉土百姓。

世家一旦謀反,那就意味著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會跟著一起造反,哪怕是被裹挾著,上一次會稽留氏的叛亂就是個最好的證明,叛亂發動之後,整個會稽郡甚至都已經被敵人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