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6章 建寧熹平(第2/3頁)

“他們以賢才自喻,以臣為教唆陛下,遠離賢人的奸邪之輩。”

“而陛下只要破了他們的名義,他們便不能再繼續反對了!”

“哦?如何破之?”

“自然是要體現出廟堂對賢才的重視,以及渴望……先前,我去拜訪故司空袁公,袁公曾言,若要士子們不反對,一則名,二則利,如今,我方才醒悟!”曹操說著,天子皺著眉頭,示意他繼續說,曹操又說道:“不久前,我與帝婿聊了許久……”

“呵,那小子能說出什麽來!”天子聽聞諸葛亮,臉上便是有些惱怒。

“咳,陛下,如今,天下學子漸多,南北二院新設,太學,門子學,在讀學子數萬……為了彰顯廟堂重視賢才的決心,臣以為,可減少這些學子們的稅賦,一家之主,只要有進入四大學府的學子,便相應的減少他們的農稅,並且對這些學子們,進行資助,至於他們學業結束……”

“這便是利,給與他們利益,同時,又能彰顯廟堂重視賢才的決心。”

“另外,對於那些學識出眾的士子,可贈其門戶牌匾一塊,這便是名,他們享此殊榮,定然不會再有反駁之意。”

“而最重要的是,這能破去他們的無妄之言,他們皆言,新政之事,不敬賢才,陛下如此下令,能讓他們啞口無言!”

天子聽聞,臉上卻沒有喜色,他說道:“孟德……朕施新政,乃是為了限制世家大族的耕地,庇護百姓黎庶,若是如此行事,那學子們日後不就會接替世家大族,繼續兼並耕地,壓迫百姓麽?”

“陛下……”曹操頓了頓,說道:“即使如此,要等學子們成勢,也需三四十載……這些時日裏,新政定是早已深入人心,已成為定局……那時,我們再想辦法,來限制住這些學子們,何況,如今官學四起,劉玄德還在為此忙碌……學子們漸漸增多……他們所擁有的特權,也定然會破滅……”

“天下人皆讀書,何人事農桑?”

“陛下,農桑非賤業……官學成立,臣欲將大量農書抄寫遞送,另外,還要令大儒們書寫重農賦之類,天下幼童,自幼學習……何況,讀書與務農,並不對立,學子雖眾,考取官身者稀少,其余人,若是不想捧著書餓死,就必須得務農……陛下不必擔憂!”

聽著曹操這麽說,天子的臉上還是有些遲疑,他心裏知道,新政是前所未有的一次的革新,若是能夠成功,立刻就能改變自古的大勢,每一代君王,都在想方設法的限制大族,在解決兼並土地的問題,有的溫和些,會通過與大族交涉,來讓大族們放棄一些耕地,移交百姓手裏,有的剛烈些,直接黨錮,抓博處死!

還有的,想通過別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便大規模進行屯田,來讓百姓們獲取耕地。

不過,這些,都沒有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因為,天子已經注意到,在建寧時期開墾的耕地,又有大部分悄悄轉移到了大族們的手裏,當然,他們不敢采取暴力的手段,是通過購買,例如,幽州水災,百姓們耕地被毀壞,顆粒無收,大族便以糧食換取他們的耕地。

其中也不乏有通過勾結當地官吏,強勢獲取耕地的,不過,如此行事的,大多都是豪強,而不是世家。

建寧時期屯田無數,百姓們都有自己的耕地,這才不到十年,這些耕地又變成了大族們的耕地,這是讓天子格外憤怒的事情,新政的施行,是從根本上限制住世家大族,要改變這樣的局勢,只要成功了,自己的後代,再也不必為世家大族而煩憂了。

天子想了片刻,說道:“好,就按你說的去辦!!”

曹操拱手一拜,便離開了皇宮。

很多人都說,當今天子並不是個明君,他脾氣實在暴躁,沒有孝康帝的沉穩,也沒有他的胸懷,作為親自見過孝康皇帝的大臣,曹操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天子在一些方面,的確是不如孝康皇帝,不過,當今天子,也未必不能算是明君!

天子脾氣雖暴,但是對百姓還是很溫和,熹平仁政,可是要遠超建寧時期的。

天子雖不沉穩,可是他有別樣的剛烈,與事事謹慎的孝康皇帝不同,當今天子,只要是覺得此事大可為,他立刻就會去施行,完全不顧多少大臣會反對,而在這方面,他還是極為的敏感,對於一些新奇的政策,他也能聞到其中的有利之處,繼而施行。

這是個不太喜歡被拘束的天子,他能接受新奇的觀點,能夠接受新奇的事務。

你覺得孝康皇帝會坐在胡椅上處理政事麽?

孝康皇帝能夠全力推廣一些新奇事務,舉國之力,來造什麽織綾機,翻車之類的麽?

曹操甚至覺得,若是孝康皇帝看到了自己的這些前所未有的上奏,他準會給自己找個醫師,來看腦疾,而不是像當今天子一般,大手一揮,讓自己全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