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危機朝議

次日,太子李暠就鋼鐵行業的發展問題,向聖天子李軒做報告,而且這並不是一次私底下的報告,因為這是屬於公務,所以是在小朝會上做的報告。

當太子李暠拿著一份帶著人連夜趕出來的鋼鐵行業報告,並大談特談要注意調節鋼鐵產能,不能讓鋼鐵企業無節制的擴充產能,進行無序的惡性競爭,不然的話將會引發極其惡劣的後果。

一開始,眾多大臣們還不知道到底有什麽後果,但是當太子李暠一一說出,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鋼鐵滯銷,後續還會牽連到上遊和下遊諸多產業、銀行業一同爆發危機,從而導致大量的企業破產,工人失業。

“如果僅僅是制造業的動蕩,以國朝的底蘊還是能夠抵抗的,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制造業乃是國朝的經濟引擎,一旦制造業崩潰,繼而將會帶領金融業的崩潰,最後影響的是整個經濟體系,到時候影響的就不僅僅是八百萬的工人,同時還會有數千萬的城市居民,一旦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降級,也將會影響到更多的農民無法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繼而造成大量農民的破產!”

“這,絕對不可能發生!”太子李暠用著堅定無比的語氣道:“制造業,尤其是鋼鐵等基礎工業,絕對不能出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一群大臣們聽到這些話,一個個或是面露驚恐,或是面帶疑惑事,坐在上頭的李軒卻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盡管他很清楚,這個報告,甚至產能過剩這個問題都不是太子李暠自己想到的,而是他手底下的秘書提醒,這後續的一份報告也是秘書做出來的。

但是這並不重要!

因為他對李暠的要求從來都不是什麽專家學者,他不需要懂得經濟,甚至連什麽是經濟危機都不需要知道。

他只需要懂得指揮別人做事,並且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做就行了。

而從今天太子李暠的表現來看,李軒還是很滿意的,沒有枉費自己對他十年如一日的栽培。

在他的培養下,太子李暠的學識興許還不如普通的大學生,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儲君,未來也將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今天這一場小朝會,對於李軒來說目的已經達到了。

什麽產能過剩,什麽經濟危機李軒熟悉的很,如果他願意的話,這種事根本就不會出現在小朝會的討論之中來,而是昨天就被他解決了。

作為帝國皇帝,李軒有無數種辦法可以提前化解這場未來的危機。

畢竟,產能過剩和經濟危機還沒有發生不是,現在只是有了一絲苗頭而已,解決起來並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

但是他依舊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太子李暠,然後還讓他在小朝會上公共報告,其目的除了給太子李暠一份家庭作業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這些大臣們知道產能過剩和經濟危機的重要性。

要知道華夏自古以來,可沒經歷過什麽經濟危機的,哪怕是早些年帝國發生過一次的‘黃金危機’,但是那也只局限於早期不規範的股票市場上,影響到的人頂多也就幾萬人而已。

看似是一場經濟危機,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範圍內傳播的擊鼓傳花遊戲,影響其實很有限。

但是產能過剩或者其他問題而導致的經濟危機,尤其是涉及到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危機,那麽麻煩可就大了。

到時候可就不是什麽實業之類的小問題了,一個搞不好就會動搖帝國的統治基礎的。

近代西方三天兩頭都會爆發什麽經濟危機,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麽問題,頂多就是換個首相之類的而已。

但是對於十六世紀的大唐帝國而言,如果搞出來大規模的經濟蕭條,工人實業,農民大規模破產,大唐子民們可不會和西方人那樣傻乎乎的等救濟!

他們會喊著:王相將侯寧有種乎!

然後把大唐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裏!

這個時代的華夏人,是很淳樸的:能活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活不下去了就造反!

就這麽簡單,就這麽純粹!

而華夏九州地方大的很,人多的很,每一年總會有一些地方發生天災人禍,同時古代的賑濟能力非常差,也就導致了哪怕是所謂的盛世裏,也會有某個地方受到了旱災或者水災,然後導致動亂發生。

所以,明王朝以及更久遠的歷代王朝,各種造反那是稱出不窮,一個王朝每年如果不鎮壓個幾十起造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華夏王朝。

實際上在大唐帝國的前面十幾年裏,英勇的大唐陸軍或者地方巡警,每年都得鎮壓好多次的叛亂。

這種情況一直到大唐帝國進行了農業改革,實施以租代購、屯墾令等政策,同時更重要的是投入巨資在各地興建水利設施,並且大規模采取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