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

大唐帝國的本土,如今廣闊無比,但實際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大規模開發生存的,至少北邊的那幾個省份,現在都不可能大規模開發。

帝國本土的精華地帶,依舊是少數中部省份以及東部沿海省份,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湖廣這四大區域。

而其他地方的話,其實發展的很一般,主要是受到交通、地形、資源等自然條件的限制。

內陸地區中,其實發展的比較好的也只有山西了,而這地方之所以發展的好,純粹是因為這裏有煤炭,並且開通了鐵路。

如今乃是蒸汽時代,對煤炭的需求是一天比一天高,這也是讓煤炭的產量雖然逐年攀升,但是依舊沒有降過價就可以看的出來了。

而山西也是依靠著大量的煤炭資源,把經濟給發展了上去。

但是,這只局限於工業部分。

然而哪怕是現在已經是工業革命時期了,但實際上工業規模依舊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提並論。

對於現在的大唐帝國而言,農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依舊具有不可動搖的作用,一個地方的普通民眾生活水準怎麽樣,更多的還是要看當地的農業發展。

至於工商業嘛,這年頭的工業所提供的工作崗位,相對於大唐帝國兩億多的人口而言,其所占據的比例依舊是非常有限的。

盡管大唐帝國湧現出來了眾多典型的工商業城市,比如說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大工商業城市,都是發展迅速,並且因為工廠紮堆,導致城市人口暴漲,已經是先後突破百萬人之巨。

而次一等的武漢、當塗、金陵、鎮江等城市也是達到了數十萬人之巨。

此外還有諸多中小型城市也是匯集了大量的人口,超過十萬人的城市如今已經是非常多了。

這可以看成是工業革命所導致的城市化,大量農業人口陸續轉化為工商業人口。

累積下來的話,全國本土範圍內,也就是大陸本土以及後續完成本土化的東海省、部分局部本土化的地區在內,城市人口大概也就兩千萬人左右。

城鎮比例都還不到百分之十呢。

因此別看這百萬人口的城市,數十萬人的城市很多的樣子,但是比兩億多人口比起來,那麽所占據的比例就非常小了。

大唐帝國的絕大部分子民,都還是生活在農村裏,依靠種田為生。

因此絕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地的民生。

通常來說,民生比較好的,都是土地比較肥沃,擁有大量耕地的地方,比如說江南、湖廣、華北等等,都是差不多。

而山西那邊的話,縱然有著大量的煤炭資源,給當地帶來了不少的助力,但是因為人多地少,因此民生依舊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本土地區其實很多地方的民生條件很一般,看似經濟總量大,但是當地百姓的生活,還真沒有美洲地區的移民們生活質量高呢。

哪怕是跑到非洲南非去,隨便一個移民也能夠獲得大量的耕地,其他不敢說,但是只要努力耕種,吃飽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每年才會有這麽多的人陸續移民海外,或者到邊疆省份屯墾。

而這一點,李軒也是有心無力,對於這些因為自然條件而限制的落後地區,作為官府層面雖然能夠推動其中一兩個地方發展,但是絕對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是給推動出來的。

但是就算是困難也不能不搞!

比如說,其實很多地方不是不適合發展工業,而是沒有這個機會!

比如說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其實條件也還是可以的,但是這些年卻是沒怎麽發展起來,主要還是進川的交通比較差。

鐵路沒有,而普通的馬路雖然有,但是那個路難走的很。

長江航運的話,從宜昌到重慶這一段可是有著大名鼎鼎的三峽呢,航行非常危險不說,而且航道的水深以及寬度都不足,加上水流非常急,因此往往需要動用大馬力的蒸汽船才能夠溯江而上,這不但加大了運輸成本,而且也限制了運輸量。

所以到目前為止,四川那邊的工商業發展,更多的還是以服務當地的輕工業為主,但是比重很小。

更多的,當地還是依靠傳統的農業。

四川如此,其他省份其實也好不到那裏去,比如貴州、雲南、廣西等西南省份都發展的不太好。

但是在李軒看來,要發展還是可以的,哪怕是不搞什麽大型工業,但是多搞一搞輕工業或者特產加工業也是可以的啊。

限制這些地方發展的,在李軒看來還是交通問題!

尤其是內河航運條件不怎麽好的地方,因為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發展上已經是被交通便利的地方拉下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