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越塔利亞門托河和皮亞韋河追擊敵軍,1917-1918年(第4/16頁)

攻擊意軍位於西莫萊斯以西的陣地

在天亮前的三個小時,派爾中尉帶領2連在一個當地向導的帶領下,翻過羅迪納山去包抄位於北邊的敵軍陣地。到了淩晨5點,肖菲爾中尉發現西莫萊斯以西的敵軍陣地一片沉寂。他認為和前天一樣,敵人撤出了陣地。

因此,我準備進行戰鬥,並命令各連指揮官騎馬前往西莫萊斯南端。我騎馬,帶領騎單車的衛兵,去確定敵人是否真的已經撤退,同時偵察山口公路兩側敵軍陣地前方的攻擊地形。天邊剛露出第一抹曙光,我們就從西莫萊斯的南部出口出發。公路緩行向上,單車兵領先我們50-100碼。

我們抵達了西莫萊斯以西160碼處的拉克羅塞特教堂,此時,我們前方的山坡出現了火光。敵人用機槍和炮火擊中了公路,槍炮聲在我們的耳邊轟鳴。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單車兵就掉下了單車,騎馬的軍官則摔下了馬,然後,馬兒開始向我們來的西莫萊斯方向狂奔。偵察參謀迅速聚集在拉克羅塞特教堂裏。沒有人受傷。此時,猛烈的炮火都襲向我們的避難所,小禮拜堂的四壁為我們提供了保護。沒過多久,在意軍的機槍火力下,屋頂瓦片便開始四分五裂,碎片紛飛。隨著時間的推移,敵人看我們的視野越發清晰,他們最近的陣地距離我們只有200碼之遙。敵人只消用一發炮彈,就能要了我們的小命。如果我們再不采取行動,肯定就要把命送到這裏了。

等到步槍和機槍的火力稍緩,我確定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個找掩護奔跑回撤西莫萊斯。布拉克納軍士第一個走,我跟在他後面。敵人猛烈攻擊我們,但我們是朝著不同的方向跑,而且一直躲在掩護物後面,因此,我們得以毫發無傷地返回西莫萊斯。此次偵察,只有幾匹馬受傷。如果意軍待我們再往前走100碼再開火,我們肯定命殞當場。

天亮了。在這次的攻擊中,特遣隊參謀偵察班在技術軍士多貝爾曼的領導下,使用特遣隊的觀察望遠鏡(一架在塔利亞門托河戰事中繳獲的40倍望遠鏡),確認了西莫萊斯以西敵軍陣地的範圍,敵人在曙光中發出的炮火為他們的偵察提供了便利。多貝爾曼帶我來到西莫萊斯教堂塔樓,為我指出敵人大約有一個營的兵力,處在西莫萊斯-艾爾托公路兩側的戰壕裏,他們的陣地築防堅固,準備完備,位於西莫萊斯西北半英裏處羅迪納山的垂直巖壁上。敵軍防線遍及整個陡峭的巖坡,與西莫萊斯以西600碼的主幹道相交而過。在主幹道以南,敵軍陣地沿一道向東急轉彎的巖石山脊延伸。敵軍這一工事完備且互相呼應的陣地在主幹道以南160碼處告一段落。從此處開始,大約一個連隊的敵軍占領了科爾內托山的東北坡,他們有幾挺機槍。最左邊是敵軍步兵,位於谷底上方大約600碼處。步兵巧妙地挖掘了一條面沖西莫萊斯的戰壕,但下土層中含有巖石,不可能把戰壕挖得很深。他們的陣地主要由堆在一起的巖石組成。羅迪納山山坡上和公路兩側的敵軍陣地都安裝有帶刺鐵絲網。科爾內托山山坡上的陣地則無需鐵絲網保護,因為該陣地毗鄰垂直或陡峭的巖壁,根本無法攀爬。

夜裏,我曾向斯普羅瑟少校保證從正面向這些陣地發動攻擊。我能否說到做到?我原以為從正面攻擊並不難。現在,面對重重困難,我們必須拼盡全力。對公路前方和兩側的廣闊陣地展開正面攻擊,只適用於羅迪納山上有鐵絲網的陣地。但這樣一來,我們的側翼就會暴露在科爾內托山上敵人的炮火下。當然了,要是在西莫萊斯以北800碼的羅迪納山上找一個山頭,在其上的制高點設置機槍點,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敵人的攻擊,敵人並沒有在那個位置上也設立陣地,但是,我們不太可能為針對鐵絲網陣地的攻擊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對科爾內托山上的陣地發動進攻,似乎毫無希望可言。敵人根本不用求助於羅迪納山上的側翼火力支援,只消推下大石,就足以擊退攻擊。此刻天光明亮,經由羅迪納山包抄敵人陣地不可行,經由科爾內托山包圍敵人同樣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大山東坡是垂直的峭壁,沒人能爬上去。

2連連夜攀登羅迪納山,但此時還看不到他們的影子,我估摸他們正在向北移動,要到天黑後,才能準備好發動攻擊。我還猜測,席勒恩特遣隊和戈斯勒特遣隊也要在天黑後才能包圍敵人的陣地。

唯一適合對進攻西莫萊斯以西敵軍陣地提供火力支援的位置便是該村以北800碼處的一座小山頭。那座山頭是羅迪納山的一座山麓小丘,高3000英尺,小丘頂上長滿了低矮的灌木。我在西莫萊斯的教堂塔樓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攻擊地形,我做出了如下決定:使用聯合火力攻擊科爾內托山上的守軍,在西莫萊斯以北800碼處小山上的制高點設置幾挺輕機槍,將駐軍壓制住,然後攻擊山谷裏和公路兩側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