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越塔利亞門托河和皮亞韋河追擊敵軍,1917-1918年(第3/16頁)

我們在天亮前抵達佩克拉特,發現為數不多的棚屋裏都住滿了士兵。於是我們便在開闊的田野裏紮營。負責馱馬的分遣隊趕了上來,夥頭兵很快煮了大量熱咖啡,大受士兵們的歡迎。兩個小時後,天亮了,第一縷陽光剛一照射進這道狹窄的山谷,我便被叫到電話邊,接到了營部的這條信息:“敵軍撤離了克勞塔納山口。隆美爾特遣隊立即開拔,與戈斯勒特遣隊匯合。全營將隨後穿過克勞塔納山口。”

天亮後沒多久,5連的偵察班就發現山口裏的敵軍都撤了。我們不費一兵一卒,敵人就把這麽一個絕佳的陣地拱手相讓,我們喜不自勝,不由得精神振奮。隆美爾特遣隊很快就到了公路上。幾個小時之後,我們抵達山口,這次我們是沿著公路上山的,因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第1機槍連給之前的敵軍陣地造成的射擊效果。顯然,其中一挺機槍控制了山口西北部一百多碼長的一段公路,道路兩邊有很多染血的繃帶,可見機槍給敵軍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戰地觀察

隆美爾特遣隊對克勞塔納山口的夜襲失利,原因在於機槍連的火力支援和攻擊連隊的進軍並沒有協調配合。

向西莫萊斯追擊敵人

山地部隊風格低調,即便是背負著沉重的裝備也不吭聲,這一點令人稱奇。即便是沒有充分的休息,他們依然連續行軍或戰鬥28個小時。在這期間,他們兩次攀登克勞塔納山口,要知道這其中的落差有6000多英尺。我們邁著自如的步伐向山下行軍。作為先頭部隊,戈斯勒特遣隊取得了一個非常有利的開端;我們於中午時分在克勞村趕上了他們,隨後繼續向前移動。戈斯勒特遣隊在博托附近與敵人遭遇,並展開攻擊。不過戰事很快結束,敵人撤向北邊。戈斯勒特遣隊(5連,第3機槍連)向博托行軍,隆美爾特遣隊(1、2、3連,第1機槍連)則作為符騰堡山地營的先頭部隊,開拔離開聖戈塔爾多,第26帝國皇家步槍團1營加入隆美爾特遣隊,二者一起向西莫萊斯進軍。

一股敵軍沿通往西莫萊斯的山谷西部邊緣撤退,隆美爾特遣隊前去追擊。山谷的兩邊有6000多英尺高的陡峭石壁,越往村莊走,山谷就變得越窄。公路兩側都是灌木叢,我們藏身其中,就能躲開敵人的耳目。肖菲爾中尉帶領幾個士兵騎單車,再加上我們所能集合起來的騎馬的參謀官,他們走在各連的前面,充當警戒線。

夜幕降臨,我們抵達西莫萊斯以東塞利納河岸邊。布滿碎石的河床有一百多碼寬,此時幾乎是幹涸的。西莫萊斯像是沒有被敵人占領,看起來好像敵人向著隆加羅內方向轉移了。我讓單車手拉開距離走在最前方,我穿過河床。沒有槍響。看來我猜得不錯。我和施特萊切中尉騎馬進入村莊。當地的治安官文質彬彬地歡迎了我們,據他說,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就等著德軍前來,還要把村務大廳的鑰匙交給我。這一切是否可信?是不是敵人布下了一個高明的陷阱?

我派幾個單車手沿西邊的公路向隆加羅內方向騎出一段距離,提供警戒。早已疲憊不堪的隆美爾特遣隊進入村莊,我們處於警戒狀態,便在村子南部紮營,從該地可以控制通往隆加羅內的公路和通往羅梅斯車站的路。宿營地很好,食物很充足。隆美爾特遣隊付出了驚人的努力,一連作戰行軍32個小時,中途甚少停頓,現在他們需要睡上幾個鐘頭,這樣我們的步兵才能恢復體力,繼續投入戰鬥。誰能知道皮亞韋河谷深處有什麽危險在等著我們。

符騰堡山地營的參謀、通訊連、席勒恩特遣隊(4、6連,第2機槍連)、第26帝國皇家步槍團1營向西莫萊斯北部行進。第26帝國皇家步槍團1營負責北邊的警戒。天黑了下來。據肖菲爾中尉帶領下的隆美爾特遣隊單車手報道,敵軍正據守在羅迪納山(1996)和科爾內托山(1793)山坡上的陣地中。我把這份戰報轉交給了營部。

快到午夜的時候,營部的命令到了。下面是命令的部分內容:

“3連於11月9日早晨從西莫萊斯西陲對西莫萊斯以西的敵軍發動攻擊,隆美爾特遣隊下轄1連、2連和第1機槍連於黎明前經由羅迪納山包抄西莫萊斯以西的敵人陣地(黎明前登山;席勒恩特遣隊下轄4連、6連和第2機槍連經由科爾內托山、切騰山、艾爾托執行相似的包圍任務;戈斯勒特遣隊下轄5連和第2機槍連經由995高地、1483高地和艾爾托執行相似的包圍任務。)。”

我手下的官兵疲憊不堪,讓他們趁夜攀登6600英尺崎嶇不平、布滿巖石且無路可走的山峰(高度差為4900英尺),在我看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午夜剛過,我就去找斯普羅瑟少校,要求他收回成命。我提議帶領整個特遣隊從正面攻擊西莫萊斯西面的敵人。斯普羅瑟少校不願意收回命令,因此,隆美爾特遣隊下轄的一個連隊執行經由羅迪納山包抄敵人的任務,其他連隊則聽我指揮,發動正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