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老辦法屢試不爽:胡蘿蔔加大棒(第3/3頁)

不過在貪婪斂財上,所有這些德國將領都趕不上戈林,畢竟他是第三帝國唯一的“帝國元帥”。他從各被占領國搜刮的金銀財寶難以計數,還有大量古玩和藝術品。希特勒在犒勞手下的同時,當然也不會忘記自己。他當上總理,特別是當上集總統與總理於一身的“元首”以後,《我的奮鬥》便成了德國人不可不擁有的“聖經”。以前這本書一年通常只賣出幾千冊,他當上總理的第一年(1933年)銷量便猛增到一百萬冊。那是本厚達782頁的大書,售價自然不菲。他又把自己的版稅從10%提高到15%,所以光是這一年,德國人通過這本書轉到他個人賬戶上的錢就超過100萬帝國馬克。

俗話說:“吃了人的嘴軟,拿了人的手軟。”這似乎也適用於德國。像曼施坦因那樣一位令人尊敬的軍人,1934年還反對把猶太軍官從軍隊中清除出去,1941年就改而下令“消滅猶太-布爾什維克制度”了。古德裏安在1944年7月20日謀刺希特勒事件發生以後被任命為新的陸軍總參謀長,而他上任後(7月24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廢除傳統軍禮,以納粹黨舉手禮代之,以示“陸軍對元首的不可動搖的效忠”。

法國戰役結束之時,這些晉升元帥的高級將領,還有為數更多同樣獲得晉升的軍官,無不皆大歡喜,彈冠相慶。然而曾幾何時,到發動對蘇聯的侵略,情況就開始變得不那麽美妙了。盡管戰爭之初似乎都還順利,但很快就全線受阻,希特勒開始大量撤掉元帥、將軍的職務,斥責他們作戰不力。這讓人們明白,“胡蘿蔔”之外還有大棒。如果只是撤職,那還要算幸運的了。出於鎮壓軍隊中反對者的需要,戰爭開始後德國專門設立了軍事法庭,從1939年9月到希特勒自殺的1945年4月,不到6年時間這個法庭就處死了9,400多名官兵,這還不包括1944年7月20日刺殺事件的有關人員,因為他們或者未經審訊就被處決,或者是由所謂“人民法庭”審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