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老辦法屢試不爽:胡蘿蔔加大棒(第2/3頁)

“二戰”結束以後,德國將領大多對自己所犯戰爭罪行供認不諱,只有一件事他們閉口不談,那就是元首在經濟上給他們的諸多好處。當初知道這件事的人本來就不多,相關賬目不是被銷毀了就是在戰亂中丟失了,所以紐倫堡審判時幾乎沒有提到這方面的問題。戰爭期間希特勒的陸軍副官魯道夫·施蒙特(Rudolf Schmundt,1896—1944)到前線去的時候,常常會給將軍們帶去元首托交的一個有“帝國密件”字樣的信封,只有極少數最受信任而且直接辦理此事的人才知道那裏面裝的是什麽。戰後那些未被以戰犯罪判刑的人,不得不補交為數不菲的稅款。例如裏布元帥,元首給他的“小意思”總計達88萬帝國馬克,如果以“二戰”後發行的德國馬克計算,其價值當10倍於此數。1942年10月30日克魯格60歲生日的時候,希特勒一次就送給他25萬(一說50萬)帝國馬克,還為他妻子的農場建了一個牛廄。而且,所有這些犒勞都是免稅的。

戰後50多年,直到20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一位研究德國戰爭歷史的學者和一位前聯邦德國將軍經過調查,才初步弄清楚這件事,揭露出當年許多德國高級將領“受賄”的事來。原來,希特勒每年都要從第三帝國國庫拿出高達2,200萬馬克的巨款來犒勞他的功臣和寵臣,除元帥和將軍外,還有他的老朋友和為他出過力的“黨內同志”。讓人驚訝的是,元首偶爾也會對自己從前的對手表示寬宏大量,例如曾經給原來的國會議長、社會民主黨人保羅·略伯(Paul Löbe,1875—1967)增加了退休金:“不能因為一個人曾經和我作對,就讓他挨餓。”遺憾的是希特勒當時不知道,略伯參加了反對他的密謀活動。

犒勞沒有一定的理由,不過祝賀生日常常是一個很好的理由。犒勞的數目,則是隨心所欲任意決定的。希特勒所看重的,是花了錢要見到效果,毫不隱瞞那就是為了讓軍官們順從。1940年法蘭西戰役結束時,他曾對副官格哈德·恩格爾(Gerhard Engel,1906—1976)說過,一位將軍從元首那裏得到了榮譽,他就會感到有義務服從元首的命令。這時希特勒剛剛決定將12位將軍擢升為元帥,並且在原來的收入之外,每人每月都將得到4,000帝國馬克的補貼。上將得到2,000馬克,比一位部長的收入還高。給元帥和將軍們的這種額外酬勞,一直發放到1945年4月,也就是他自殺的時候。

不過德國軍官中也有不貪財者。例如,當希特勒提出要給他的陸軍副官弗裏德裏希·霍斯巴赫(Friedrich Hoßbach,1894—1980)每月一筆“補助”,數額相當於一個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時,那位上校竟然婉言謝絕了,表示從元首那裏拿錢是違反他個人信念的。不過另一位副官,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空軍上尉尼可勞斯·貝洛,就沒有拒絕。他說那不會妨礙他個人的獨立性,何況他還確實需要這筆錢來應付日常開支。貝洛是1937年6月希特勒前任空軍副官空難死亡後被選中繼任的,在赴任前空軍總司令戈林曾經指示他,作為軍事副官,他只接受元首一個人的領導。但到副官處報到以後,霍斯巴赫上校卻對這位新同事說:“希特勒的副官並非介於元首和武裝部隊各總司令部之間的中間環節,而是武裝部隊各軍種駐元首與帝國總理府的代表”,因此副官處的全稱是“元首與帝國總理府武裝部隊副官處”。不過霍斯巴赫顯然並不是個合適的副官,僅僅過了幾個月,1938年1月,他就被希特勒撤換了,繼任者正是前面提到過的施蒙特少校。貝洛觀察發現:“希特勒和霍斯巴赫兩人之間只存在工作關系。”他看出“霍斯巴赫是個職業軍官,他的性格、氣質和見解容不得半點虛偽與妥協”,“委派這樣一名軍官去擔任既要求具有堅定性又要求具有靈活性的工作,是陸軍總參謀部的一個失誤”。他本人無疑兼具做副官所需要的這兩種性格,所以他擔任元首空軍副官一直到最後時刻,軍銜從上尉升至上校,並且參加了希特勒與埃娃的婚禮,在他們自殺前夕才逃離總理府。後來貝洛寫了一本書,題為《1937-1945年為希特勒做副官》(Als Hitlers Adjutant 1937—1945),1980年在聯邦德國出版。書裏介紹了他作為元首副官的所見所聞,記述頗詳,有一定參考價值,不過自然沒有提到希特勒賄買軍官的事。

1940年希特勒曾經告訴他的將軍們,戰爭最後勝利以後,在分配土地和莊園時,不會忘記他們。戰爭的最後勝利雖然落空了,將軍們卻並非兩手空空。不過最貪婪的還是坦克將軍古德裏安,由於元首允許他“自行選擇合適的地方”,便察看了一處又一處莊園,最後選中波蘭境內波茲南以北的一處,價值超過120萬馬克。這使其他德國將領欣羨不已,就連曼施坦因也想知道他是怎麽把那麽漂亮的莊園弄到手的。至於莊園原來的波蘭主人,古德裏安說他幾乎沒有想過,“當我接管時,他們已經不在那裏了。”事情就這麽簡單!曼施坦因原來想在西裏西亞得到一個莊園,後來隨著戰線逼近,改為奧得河以西。按照希特勒的想法,獎勵給將軍們的地產都應該在“東部地區”,也就是原來的波蘭境內,這樣面對蘇聯紅軍的進攻,他們的“衛國”與“保家”就完全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