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回顧與展望

整個世界的未來是由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決定的?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如今基督教的任務是將亞洲文明與自己的理念相融合。

在任何情況下,一個時代的結束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具有自主意識的人。我們的信念是:我們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我們了解自己的進步從何而來,又要去往何處。那麽,在19世紀和20世紀交替的今天,我們的時代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呢?

要想給這個問題一個充分的答案,就要對19世紀做一個總結。筆者認為,國家內部的情況不在考察範圍內,雖然這些東西十分重要,與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它們並不是全部,各國之間的關系同樣重要,筆者正是想從這個方面進行考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考察它的對外關系,從廣泛的意義而言,關注的是現在各種運動的發展變化會創造出什麽樣的未來。

美國的歷史發展是值得研究的,因為18世紀以來的殖民擴張就是被美國革命中止的。美國革命使得英國失去了最富裕的殖民地,接著而來的法國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迫使歐洲各國的政策由外部轉向內部。此後的10年裏,西班牙殖民地進行了起義,門羅總統和坎寧先生發表了聲明。這些聲明確保了西屬殖民地的獨立,也成了美國此後的對外立場。

緊接著就進入了19世紀,人們依然熱衷於在海外尋找發展空間,但不是建立新的殖民地,而是開發利用已有的土地。不過,縱觀整個19世紀,這種活動並不是主要的。這個世紀的主要活動是研究自然力量,使它能夠很好地為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服務。當時,到處都有新開發的土地,很多地方的資源均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它們都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各個國家都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這上面,因此,19世紀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雖然仍有戰爭發生,但是和平和發展是當時的主線,人們致力於用新發現的技術改變自己的國家。

不過,這樣的階段總是轉瞬即逝。生產的發展對市場的需求增加,由此引發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仍然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要求。19世紀50年代,中國和日本的國門被歐洲強國用武力打開,被迫和它們進行商品交換。這時,西方國家的主要活動是尋求獲取利潤的根據地,另外,美國人口和資源的增長、英屬澳大利亞殖民地的開發都有利於滿足這種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19世紀的末期來臨了。這時,歐洲國家之間有了矛盾沖突,甚至引發了戰爭。不過,上述的那些特征還存在著,並且成為政治家們關注的焦點。這樣,由於經濟上存在著功利主義,維持現狀成為當時的主導思想。但問題是,維持現狀就不會進步,甚至是不進則退。另外,鑒於19世紀留給我們的復雜局勢,現如今依然維持現狀可行嗎?認為普遍裁軍可以保持現在的文明以及種種好處的觀點是否合理?而筆者的願望是:“有朝一日,各國將化劍為犁,熔矛為鋤。”我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期望。

時代的標志究竟是什麽呢?雖然人們還不能準確地解釋它,但已經認識到了一二。顯而易見,我國之外的其他文明大國身上都有不斷前沖的勢頭。因為我國被18世紀的傳統所束縛,懷抱著孤立主義理想,拒絕和其他國家一起追求共同的利益。不過,外部世界的發展已經引起了我國大部分人的注意,他們也有了走出去的念頭,但這種念頭被傳統的信條所束縛,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更沒有付諸行動。

歐洲國家的前沖勢頭停歇了100年後又再次嶄露鋒芒,雖然人們一開始沒有注意它,但在19世紀中葉就格外引人注目了。東方國家的變化也是這一階段發生的事,剛開始時也無人關注,如今卻是那麽醒目。近來我們所熟悉的詞是“緩沖國”,處於英法兩國勢力範圍之間的暹羅就是這種角色。這個詞也讓人想起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關系:一方面它們處於各自的世界裏,相互分離;另一方面,它們正在逐漸靠近,在地理上和物質上均有體現。東西方文明有著不同的來源,並且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一直以來都是兩條平行線。如果要使它們交叉,一方就必須向另一方靠攏、轉化,從而促進兩種文化的融合。

基督教的影響在接下來的20世紀仍會存在,因為人們的信仰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如果基督教的思想能夠在東方國家傳播,那他們也會逐漸認同西方國家的某些原則。另外,就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假如我們失去了信仰,追求利益就會成為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那時,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去攫取,而不會在乎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西方國家很熟悉這種情形,現如今礙於公眾輿論對它們政治利益的影響,很少再做這樣的事。東方國家雖然不了解西方世界物質優勢和政治傳統背後的故事,但它們卻向往西方國家的繁榮昌盛,也想擁有像西方國家那樣的政治和經濟。